作品简介
《西京守岁》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客居西京除夕守岁而想念亲友的悲思,首联写闲居在家而少言谈说笑,中间两联借冬去春来的的季节状态写自己心中感情状态,并将视野转进眼前守岁情景,尾联直抒思乡情怀。此诗着重写诗人心境的变化,用笔细腻,情景交融,尾联直抒胸臆,足见真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闲居寡言宴(3),独坐惨风尘。
客居西京孤独而安闲,独坐深感惨烈的风尘。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4)春。
忽见极寒的冬天已尽,方知分野之地正入春。
夜(5)将(6)寒色去,年共晓光(7)新。
除夕将寒冷气色带走,年岁与清晨日光共新。
耿耿(8)他乡夕,无由展旧亲。
异乡除夕怀重重心事,没有办法去探望旧亲。
注释
(1)西京:即唐都长安。唐显庆二年(657),以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一称“西京”。
(2)守岁:古代风俗,阴历除夕夜家人共坐,终夜不睡,等待天明,称作守岁。
(3)言宴:言笑,欢乐。《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是指童年时的欢乐。
(4)列宿:众星宿,二十八宿。《史记·天官书》:“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古天文学家把二十八宿按四方各分七宿,每一宿都与地域相对应,称为分野。
(5)夜:指除夕之夜,谓旧岁。
(6)将:随从。《汉书·礼乐志·郊祀歌》:“钟鼓竽笙,云舞翔翔,招摇灵氓,九夷宾将。”注“将,犹从也。”
(7)晓光:指新年的曙光。
(8)耿耿:心中挂怀、不安貌。《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创作背景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担任明堂主簿不久,其母离世,诗人为母守孝之后,补长安主簿的空缺。《西京守岁》这首应作于其母去世后,居丧于浐水之滨时。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骆祥发.骆宾王诗评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80-81
- [2]任国绪.初唐四杰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230
- [3]曾凡玉.唐诗译注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17:40-41
- [4]孙育华.古代名篇诗词曲选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