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天净沙·江上》是元曲作家张可久的散曲作品。此曲描写了一幅静美的黄昏秋江图。作者寓情于景,用落雁、孤鹜、残霞、疏林、人家、小舟、渔歌、芦花等意象组合成了一幅清新宁静、温暖祥和的画,表达了作者醉情烟霞、放浪江湖、安于渔樵的生活志趣和精神皈依。全曲语言质朴清丽,感情悠然自得,营造出一种幽静闲适的意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嗈嗈(1)落雁平沙(2),依依(3)孤鹜(4)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平沙落雁嗈嗈鸣叫,孤鹜与残霞似恋恋不舍,对岸稀疏的树林里村舍零零星星。江面上的小船如在画中游动,渔人唱起渔歌,把船儿驶入芦苇荡中。
注释
(1)嗈嗈:象声词,雁叫声。
(2)平沙:水边平地。
(3)依依:轻柔的样子,描述野鸭轻飞的样子。
(4)鹜:野鸭子。此句化用王勃《滕王阁序》语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创作背景
渔樵情怀是古代士人群体中很受推崇的一种生命状态,这是在现实不得志之时往往出现的一种心态。张可久的现实生活便是时官时隐,《天净沙·江上》这首散曲正是作者隐逸生活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