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上牛头寺》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牛头山拜访禅寺的所见所感;后四句写进入牛头寺见到的幽美景象。全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描写精细传神,颇见功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青山意不尽(1),衮衮(2)上牛头(3)。
牛头山一带峰峦层叠,我一步步登上牛头山。
无复能拘碍(4),真成浪(5)出游。
不再有什么约束阻碍,真成了放浪形骸的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
百花怒放反衬得寺内十分静寂,野池边细竹丛丛显得极为幽雅。
何处莺啼切(6),移时(7)独未休。
不知何处的黄莺叫的急切,好一会儿也没停下。
注释
(1)意不尽:指牛头山一带峰峦层叠。
(2)衮衮:连步登山貌。
(3)牛头:即牛头山。
(4)拘碍:拘束,阻碍。
(5)浪:放任,随便。
(6)切:急迫。
(7)移时:过了好一会儿。末两句意为花竹之下,寺静池幽,反觉莺啼声太急迫。
创作背景
《上牛头寺》此诗大约是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杜甫游梓州郪县西南牛头寺时所作,时年五十二岁。这一年间,杜甫因陪一些官员游赏蜀国山水,曾到阆州(四川阆中),游牛头、兜率、惠义诸寺。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唐)杜甫著;龚笃清选注.杜甫诗精选精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