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答闺梦还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代答闺梦还》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描写了春日闺中少妇梳妆梦期情人来归的情景,由试衫、开镜、妆洗、入梦、掩扉等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和心境变化,表达了对边塞之人的相思离愁。此诗次序井然,想象丰富,语言细腻、精致、奢华,将少妇的离愁别恨都实实地落在“悔”字上。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关塞年华早,楼台(1)别望违。

丈夫年纪轻轻就去驻守边关,妻子伫立于楼台之上,遥望着频频回头的夫君。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穿上新衫才感觉到春天的温暖,梳妆之后看向窗外寻觅着春光。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偶有燕子飞过,透过罗幕探看,画衣上绣的花将蜜蜂都引了来。

情催桃李艳(2)心寄管弦飞(3)

春意让桃花李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心却跟随管弦之声飘到远方,仿佛到了丈夫的身边。

妆洗朝相待(4),风花暝不归。

每天清晨都盛装打扮,等待离人归来,可是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该回来的人还没有归来。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5)

睡梦中也不见夫君的身影,醒后长叹,只能再次将门窗关上。

注释

(1)楼台:闺中少妇居室。

(2)情催桃李艳:谓春日桃李争艳,像是闺中少妇春思之情所催发。

(3)心寄管弦飞:谓相思之情寄寓于音乐之中,飞向关塞。

(4)相待:与下句之“不归”,均指少妇所思念的亲人。

(5)重扉:重门。

创作背景

张若虚出生在于繁华富庶、人才辈出的扬州,从小生活在自然风景如此秀丽、文化气息如此浓厚的环境里,自然而然就有了满腹的毓秀文章。成年后的张若虚凭借出众的才华被朝廷赏识,派到山东衮州担任兵曹,主管军队官员的人事任免。张若虚深感军中将士生活疾苦,对士兵思念亲人的心情更是感同身受,为此假借深闺女子之口写下了这首《代答闺梦还》。

拼音版

dàiguīmènghuán

guānsàiniánhuázǎolóutáibiéwàngwéi

shìshānzhuónuǎnkāijìngchūnhuī

yànkuīluófēngláishànghuà

qíngcuītáoyànxīnguǎnxiánfēi

zhuāngzhāoxiāngdàifēnghuāmíngguī

mènghúnchùyǎnchóngfēi

作者简介

张若虚

张若虚

唐代著名诗人、吴中四士之一

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唐中宗神龙年间,与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唐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全唐诗》仅存其诗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的地位。

参考资料

  • [1]周蒙.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34
  • [2]王启兴.贺知章 包融 张旭 张若虚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