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二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十二月一日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通过描写云安的景物表达诗人寓居云安的感受。第二首诗描绘因春意萌动的具体情景。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寒轻市上山烟碧(1),日满楼前江雾黄(2)

山村中淡淡青烟,因受枯黄山色和天空蓝色的影响,给人以碧绿的感觉;乳白色的雾,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为黄色。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背着盐出盐井的是这里的女子,打着鼓提醒前船而开船的是哪里的少年郎。

新亭(3)举目风景(4),茂陵著书消渴长。

在新亭对泣的人眼中的风景是凄切的,司马相如写书受着消渴的长期煎熬。

春花(5)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6)相将(7)

不用担心春花开得不烂漫,我这个楚客只在听着船桨的声音。

注释

(1)烟碧:冬暖之色。

(2)雾黄:冬暖之色。

(3)新亭:地名,远在江南江宁县侧。

(4)切:凄切。

(5)春花:应春动。

(6)棹:船桨。

(7)相将:仇兆鳌引《仪礼注》曰:“相将,彼此相扶助。

创作背景

《十二月一日三首》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冬杜甫流寓云安时。黄鹤注:“永泰元年秋,公至云安,是冬在云安作。

拼音版

shíèryuèsānshǒu··èr

hánqīngshìshàngshānyānmǎnlóuqiánjiānghuáng

yánchūjǐngchuánjùnláng

xīntíngfēngjǐngqièmàolíngzheshūxiāozhǎng

chūnhuāchóulànmànchǔwéitīngzhàoxiāngjiāng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63
  • [2]陈贻焮.杜甫评传(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65-766
  • [3]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