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娘诗
序:「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已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
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
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
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
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
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
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
莓苔夹城路,南苑雁初飞。
红粉羽林仗,独赐辟邪旗。
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
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
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
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
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
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
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
崭崭整冠佩,侍宴坐瑶池。
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
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
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
觚棱拂斗极,回首尚迟迟。
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
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
却唤吴江渡,舟人那得知。
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
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
我昨金陵过,闻之为歔欷。
自古皆一贯,变化安能推。
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
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织室魏豹俘,作汉太平基。
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
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
珊瑚破高齐,作婢舂黄糜。
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
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难期。
射钩后呼父,钓翁王者师。
无国要孟子,有人毁仲尼。
秦因逐客令,柄归丞相斯。
安知魏齐首,见断箦中尸。
给丧蹶张辈,廊庙冠峨危。
珥貂七叶贵,何妨戎虏支。
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
主张既难测,翻覆亦其宜。
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
指何为而捉,足何为而驰。
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
己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
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
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怡。
作品简介
《杜秋娘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叙述了杜秋娘一生的坎坷命运,刻画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叹。全诗一百一十二句,可分两部分:从开头到“夜借邻人机”为第一部分,写杜秋生平,以叙事为主,但叙事中又有抒慨;从“我昨金陵过”到末尾为第二部分,着重抒写诗人由杜秋生平而生发出来的感叹,但在抒情中也有叙事。诗歌风格清丽中显刚劲。
译文注释
译文
序:「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已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杜秋是一个金陵女子。十五岁时,做了李錡的侍妾。后来李錡叛乱被诛,杜秋籍没入宫,受到宪宗的宠爱。穆宗即位,命杜秋为皇子李凑的保姆。皇子成年以后,封为漳王。郑注当权,诬陷丞相阴谋排除异己,指控漳王是祸根。漳王得罪后,被废除王号,削去封地。杜秋也因此放归故乡。我经过金陵,感叹杜秋困穷年老,为她作了这首诗。
京江(9)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京江流水清且滑,生出女子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10)朱粉施。
中有名叫杜秋女,更不需用脂粉施。
老濞(11)即山铸,后庭千双眉(12)。
老濞依山铸钱,后庭双眉成千。
秋持玉斝(13)醉,与唱金缕衣(14)。
杜秋手捧玉杯,为他歌唱《金缕衣》。
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15)。
刘濞白首叛乱,杜秋红泪双滋。
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
离去落日映照吴江渡,来到绿杨垂拂灞水旁。
联裾(16)见天子,盼眄(17)独依依。
宫女们手拉手堂上拜帝王,唯有杜秋引得天子频顾望。
椒壁(18)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椒房悬垂锦幕,镜奁缠绕蛟螭。
低鬟认新宠,窈袅(19)复融怡。
发髻低垂成新宠,体态窈窕更融怡。
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
月光初上白璧门,桂树生凉影参差。
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
金阶新露浓重,闲按紫箫奏吹。
莓苔夹城路,南苑(20)雁初飞。
夹城青苔满生,南苑大雁初飞。
红粉羽林仗,独赐辟邪旗。
宫女随着羽林仗,杜秋独赐辟邪旗。
归来煮豹胎,餍饫(21)不能饴(22)。
出游归来烹豹胎,饱食已不觉甘饴。
咸池(23)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日出咸池普天同庆,分香铜雀姬妾伤悲。
雷音(24)后车远,事往落花时。
雷声车后已远去,往事犹如落花飞。
燕禖(25)得皇子,壮发(26)绿緌緌(27)。
神佑帝王得皇子,泼发覆额绿緌緌。
画堂授傅姆,天人(28)亲捧持。
传命杜秋任傅姆,天人由她亲扶持。
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29)帷。
虎睛珍珠缝缀襁褓,金盘犀坠镇压帷帐。
长杨射熊罴,武帐(30)弄哑咿。
皇帝长杨射熊罴,武帐逗弄声哑咿;
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31)奇。
长大不再戏竹马,斗鸡本领渐称奇。
崭崭(32)整冠佩,侍宴坐瑶池。
冠帽高高玉佩齐,后宫侍宴在瑶池。
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
眉目之间宛如画,神采焕发映朝晖。
一尺桐偶人,江充(33)知自欺。
一朝祸起桐偶人,元应尽知江充欺。
王幽茅土(34)削,秋放故乡归。
漳王幽禁封号削,杜秋被放归故里。
觚棱拂斗(35)极(36),回首尚迟迟。
高堂瓦脊接星斗,回头遥望行步迟。
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
经历四朝三十载,似梦复又疑是非。
潼关(37)识旧吏,吏发已如丝。
还识潼关当年吏,老吏白发已如丝。
却唤吴江渡,舟人那得知。
来到吴江唤渡船,船翁哪知这经历?
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38)。
故乡四邻已改易,家园唯有荒草盛。
清血(39)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血泪挥洒去不尽,仰天叹息向谁知?
寒衣一匹素(40),夜借邻人机。
一匹白绡制寒衣,深夜借用邻人机。
我昨金陵过,闻之为歔欷(41)。
昨日路经金陵城,闻说杜秋声歔欷。
自古皆一贯,变化安能推。
自古以来一个理,人世变化怎预知?
夏姬(42)灭两国,逃作巫臣姬。
夏姬曾使两国灭,逃走作了巫臣妾;
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43)。
西施来到姑苏台,乘船追随鸱夷去。
织室魏豹(44)俘,作汉太平基。
魏豹妾俘作织室奴,奠定汉朝太平基。
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
窦姬误置代国籍,由此两朝尊母仪。
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45)。
光武继承高祖业,本世出于侍婢唐儿。
珊瑚破高齐,作婢舂黄糜(46)。
珊瑚因宠灭绝高齐,自己也落得作婢舂黄米。
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47)。
隋朝萧后扬州被俘去,进得突厥成为可汗妻。
女子固不定,士林(48)亦难期。
女子的命运固然不一定,士大夫也同样难以预期。
射钩(49)后呼父,钓翁王者师。
射中带钩的后来被尊为仲父,钓鱼翁也做了王者之师;
无国要(50)孟子,有人毁仲尼。
没有一国愿意接纳孟子,始终有人诽谤仲尼。
秦因逐客令,柄归丞相斯。
秦国由于下一道逐客令,权柄从此归于丞相李斯;
安知魏齐首,见断(51)箦中尸(52)。
谁能知道魏齐的头颅,落于竹席包裹的尸体。
给丧(53)蹶张(54)辈,廊庙(55)冠峨危(56)。
吹鼓手和踏弩武卒等流辈,进了廊庙高官危危;
珥貂(57)七叶(58)贵,何妨戎虏(59)支。
七朝以来插貂尾的贵族,又何妨是戎虏的支裔后辈?
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
苏武却得以生还,邓通终死于贫饥。
主张(60)既难测,翻覆亦其宜。
造化主张既然难以预料,人事翻覆也是各得其宜。
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
大地尽头还有何物?天的外边又能到达哪里?
指何为而捉(61),足何为而驰。
手指为何能把握?两足为何能奔驰?
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
耳朵为何能谛听?眼睛为何看得清?
己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
自己身体还不能知晓,身外之物又何须思虑?
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
只好斟上一杯美酒,写下这首《杜秋娘诗》。
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怡。
愁闷时独自长声吟咏,还可以求得片刻欢怡。
注释
(1)金陵:此指今江苏镇江。唐代镇江为润州,又叫金陵。
(2)李锜:唐顺宗时任镇海节度使,元和二年(807年)反,兵败被杀。
(3)景陵:指唐宪宗。
(4)穆宗:即李恒,唐宪宗之子。
(5)皇子:指唐穆宗子李凑,封漳王。
(6)傅姆:保姆。
(7)郑注:唐文宗时宦官王守澄的门客。
(8)用事:当权。
(9)京江:润州古名京口,故长江流经润州城北一段称京江。
(10)不劳:不用。
(11)老濞:指刘濞,此处用以喻李錡,含贬意。
(12)双眉:一作“蛾眉”。指女子。
(13)玉斝:玉酒杯。
(14)金缕衣:古乐府曲名。
(15)滋:形容泪流得多。
(16)联裾:犹言“联袂”,指携手。
(17)盼眄:顾盼。
(18)椒壁:椒房墙壁。椒房原为汉宫殿名,后泛指后妃住所。
(19)窈袅:体态美好的样子。
(20)南苑:唐长安城东南有曲江,曲江西南有芙蓉园,称为南苑,是皇帝游赏之地。
(21)餍饫:饱食。
(22)饴:本是麦芽糖,这里指味道甘美。
(23)咸池:神话中地名,太阳初升时要在咸池沐浴,象征新皇帝穆宗即位。
(24)雷音:指君王的车声。
(25)燕禖:上古时求子所祀的神,又称高禖。
(26)壮发:覆盖在额前的头发。
(27)緌緌:头发下垂的样子。
(28)天人:不同凡人的天才。
(29)犀镇:犀牛角制作的镇压帷帐的用具。
(30)武帐:皇帝坐息之所,帐中有兵器护卫。
(31)舞鸡:斗鸡。
(32)崭崭:突出貌。
(33)江充:汉武帝时佞臣。
(34)茅土:古代用白茅包土授给诸侯,作为分封土地的象征。
(35)斗:北斗星。
(36)极:北极星。
(37)潼关:今陕西潼关,是交通要冲。
(38)菲菲:荒草茂盛的样子。
(39)清血:血泪。
(40)素:白绢。
(41)歔欷:哀叹抽泣声。
(42)夏姬:春秋时期郑穆公的女儿。
(43)鸱夷:皮口袋。
(44)魏豹:秦末汉初人。原战国时魏国的贵族,被项羽封为西魏王,后被韩信所俘。
(45)唐儿:唐姬,汉景帝妃程姬的侍女,因偶然的机会得幸于汉景帝,生长沙王刘发。
(46)黄糜:黄米。
(47)阏氏:汉代匈奴单于、诸王妻的统称,后借指少数民族君主之妻妾。
(48)士林:指文人士大夫阶层。
(49)射钩:指管仲射齐桓公事。
(50)要:通“邀”,邀请。
(51)见断:被断。
(52)箦中尸:指范雎。
(53)给丧:供应丧事。
(54)蹶张:用脚踏强弩使张开。
(55)廊庙:指朝廷。
(56)冠峨危:冠帽高耸的样子。
(57)珥貂:插着貂尾。
(58)七叶:指汉武帝至平帝共七朝。
(59)戎虏:指少数民族。
(60)主张:犹如说“天意”。
(61)捉:握。
创作背景
《杜秋娘诗》这首长篇五言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春天,杜牧三十一岁。当时作者正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中,奉沈之命至扬州聘问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经过镇江,见到年老色衰而孤苦无助的杜秋,倾听其诉说平生,“感其穷且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宋代李昉《太平广记》引《本事诗》:“李锜之擒也,侍婢一人随之。锜夜自裂衣襟,书己冤,筦榷之功,言为张子良所卖。教侍婢曰:‘结之于带。吾若从容赐对,当为丞相、扬、益节度使;若不从容,受极刑矣。我死,汝必入内,上必问汝,汝当以是进。’……按李锜宗属、亟居重位,颇以尊豪自奉,声色之选,冠绝于时。乃浙西之败,配掖庭者,曰郑、曰杜。郎得幸于宪宗,是生宣宗皇帝,实为孝明皇太后。次即杜,杜名秋,亦建康人也,有宠于穆宗,穆宗即位,以为皇子漳王傅姆,太和中,漳王得罪,国除。诏赐秋归老故乡,或曰:系帛书者,即杜秋也。而宫闱事秘,世莫得知。夫秋,女婢也。而能以义申锜之冤,且逮事累朝,用物殚极。及其被弃于家也,朝饥不给,故名士闻而伤之,中书舍人杜牧为诗以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