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赋松上鸥
译
注
赏 拼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3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倾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作品简介
《昭君怨·赋松上鸥》是南宋词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词,词上片写作者静坐书室,意外地听窗外松树上有沙鸥前来投宿,十分惊喜。下片写鸥鸟远飞,词人不免怅然若有失,进而将鸥鸟人格化,与之沟通思想,借以抒发心志。词借沙鸥写作者绝意官场,愿与沙鸥为盟的心志。词语言通俗,笔致灵动,带有诚斋体的幽默风趣。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3复去,感而赋之。
晚上在诚斋饮酒,突然发现一只鸥鸟飞来停在松树上,之后又离开了,我有所感悟,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偶听松梢扑鹿(1),知是沙鸥来宿。稚子(2)莫喧哗(3),恐惊他。
偶尔听到窗外松树上拍打翅膀扑扑鹿鹿的声音,知道沙鸥在夜宿,十分惊喜。小孩子声音小一些,别惊动了鸥鸟。
俄倾(4)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5),报沙鸥(6)。
不一会儿工夫,沙鸥突然振翅远飞,不知道它落到何处去了。告诉沙鸥,我已经向朝廷提出请求,要辞官归隐了。
注释
(1)扑鹿:状声音。张志和《渔父》:“惊起鸳鸯扑鹿飞。”
(2)稚子:幼子;小孩。
(3)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4)俄倾:片刻;一会儿。
(5)归休:辞官退休;归隐。
(6)报沙鸥:沙鸥,栖息于沙滩、沙洲上的鸥鸟。
创作背景
《昭君怨·赋松上鸥》词是杨万里辞官归隐家乡江西吉水时的作品,年月无考。小序交代了鸥来复去的时间、地点和经过,“感而赋之”一句,则说明写作动机。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史杰鹏 .《宋词三百首正宗》.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4.3.299-300
- [2]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1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