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秋江带雨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八归·秋江带雨》是南宋词人史达祖所作的一首羁旅词。这首词抒写了词人秋日傍晚在江边对景感怀的愁苦之情。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清疏淡远而充满生活情味的秋江俯瞰图;下片抒情,写漂泊天涯的凄凉感和饮酒消愁,表达了对远方故人思念的深情。全词低回跌宕,疏俊奇秀,写景入画而凄艳,抒情沉郁而深婉,是其抒情词之绝构。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2)画阁愁独。烟蓑(3)散响(4)惊诗思,还被乱鸥(5)飞去,秀句(6)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7)、微茫云屋(8)。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9)

秋日江流挟带着秋雨,寒冷的沙滩萦绕的水边。我独自一人站在画阁的栏杆旁俯瞰这荒凉的景象,心中满怀愁绪。烟雨迷蒙,渔夫们披蓑撒网的声响,惊动了我的诗兴,却又被纷纷飞起的海鸥。搅得我吟成的佳句难以接下去。冷眼尽望,美好的景色如在画里,对岸有隐约如云的房屋竹篱。想必大半是樵村渔市,在黄昏暮色里竞相燃起了枯竹,炊烟袅袅升起。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10),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11)舒绿(12)。只匆匆眺远,早觉(13)闲愁挂乔木(14)。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15)淮山(16),相思无雁足(17)

我自信自己风流犹存,尚未衰老,就靠持杯饮酒,抚慰我触目惊心的悲凉凄苦。从南陌一声鞭响,在官家的渡口乘舟行旅,幸亏有歌女开怀,使我眉展心舒,消释一些愁绪。残阳匆匆落幕,已觉得忧愁挂上高树。我实在难以忍受故人远在天际的事实,望断江淮的群山,也看不见一只鸿雁帮我把相思传递给她。

注释

(1)八归:词牌名。双调一百十五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四仄韵。

(2)瞰:登高俯视。

(3)烟蓑:捕鱼人。烟雨迷茫中身披蓑衣,指渔父。

(4)散响:指渔父撒网入水发出的响声。

(5)乱鸥:群鸥乱飞。

(6)秀句:俊秀的诗词之句。

(7)隔岸:对岸。

(8)云屋:指堆积若云的房屋。

(9)然竹:烧竹。然:同“燃”。

(10)凭持尊酒:凭此酒杯饮酒。

(11)歌眉:歌女之眉。代指歌女。

(12)舒绿:舒展愁眉,古人以黛绿画眉,绿即指眉。

(13)早觉:已觉。

(14)乔木:高大的树木。此处指故乡。

(15)望彻:望尽。

(16)淮山:指扬州一带的山。

(17)雁足:传说雁足可系书传信。

创作背景

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十月左右,史达祖随从礼部李璧出使金国,侦察金国形势。出使途中,史达祖写了一组纪行词,来叙述其这段经历,《八归·秋江带雨》这首词便是其中一首。

拼音版

guī··qiūjiāngdài

qiūjiāngdàihánshāyíngshuǐrénkànhuàchóuyānsuōsànxiǎngjīngshīháibèiluànōufēixiùnánlěngyǎnjìnguīhuàshàngrènànwēimángyúnxiǎngbànshǔshìqiáocūnjìngránzhú

xìnfēngliúwèilǎopíngchízūnjiǔwèiliángxīnbiānnángāoguānlàiyǒuméishū绿zhǐcōngcōngtiàoyuǎnzǎojuéxiánchóuguàqiáoyīngnánnàiréntiānwàngchèhuáishānxiāngyàn

作者简介

史达祖

史达祖

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他的词,长于咏物描写,用笔细腻纤巧,颇为传神。史达祖曾事权奸韩侂胄,掌文书,颇有权势。后因韩北伐失败被杀,史达祖也受牵连黥面并贬死外地。可见他的人品远不如姜夔,但他的词典雅工巧,却与姜词相近,汪森云:“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史达祖等羽翼之”。

参考资料

  • [1]赵乃增编著.宋词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430
  • [2]谷玉婷编著.宋词三百首详注.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323
  • [3]唐圭璋,钟振振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1030-1032
  • [4]上疆村民选编;王兆鹏,黄崇浩注评.宋词三百首注评.凤凰出版社.201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