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德轮行者

沥血抄经奈若何,十年依旧一头陀。

袈裟未著愁多事,著了袈裟事更多。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送德轮行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由德轮的事生出感慨,以十分诙谐的语调,写出了佛门中空而不空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讽刺意义,不一本正经地说理,同样给人以彻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沥血(2)抄经奈若何(3),十年依旧一头陀(4)

你虔诚地刺血抄经又有什么结果?十年了,还是当年的一介头陀。

袈裟(5)未著愁多事,著了袈裟(5)事更多。

没出家前你嫌世事烦人,难以忍受;没想到出家后,俗事比以前更多。

注释

(1)行者:行脚乞食的僧人,梵语称头陀。

(2)沥血:刺血。佛家以刺血抄经为积功德。

(3)若何:怎样,怎么样。

(4)头陀:出自梵语,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世也用以指行脚乞食的僧人。

(5)袈裟:和尚穿的法衣。

拼音版

sònglúnxíngzhě

xuèchāojīngnàiruòshíniánjiùtóutuó

jiāshāwèizhuóchóuduōshìzhuóliǎojiāshāshìgèngduō

作者简介

杨万里

杨万里

南宋文学家、理学家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其特点为: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但只有四千二百首流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亦能文。有《诚斋集》。

参考资料

  • [1]周嘉向 编辑.禅诗三百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05.第2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