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作品简介
《秦王饮酒》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前四句写秦王的英武,歌颂他平定了战乱,使天下太平;第五句以下描写他通宵达旦饮酒作乐的豪华场面。全诗几乎每一句都出人意料,无论是现实的描写还是虚拟的想像,无论比喻、夸张还是白描,无论意象选择还是遣词用语,都与一般诗人不同,颇能体现李贺诗歌想像奇谲诡异的特点。
译文注释
译文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秦王骑着猛虎般的骏马,巡游八方,武士们的宝剑照射得天空一片碧光。
羲和(1)敲日(2)玻璃声,劫灰(3)飞尽古今平。
命令羲和敲着太阳开道,发出玻璃声响,劫火的余灰已经散尽,国家太平呈祥。
龙头(4)泻酒邀酒星(5),金槽(6)琵琶夜枨枨(7)。
大壶的龙头倾泻着美酒,请来了酒星,弦架镶金的琵琶夜间弹得枨枨响。
洞庭雨脚来吹笙(8),酒酣喝月使倒行。
像落在洞庭湖上的雨点,那是乐人吹笙,秦王酒兴正浓,喝令月亮退行。
银云(9)栉栉(10)瑶殿(11)明,宫门掌事(12)报一更(13)。
银白色的浮云辉映得整齐的宫殿亮晶晶,宫门上报时的人已经报了一更。
花楼玉凤(14)声娇狞(15),海绡(16)红文(17)香浅清(18),黄鹅跌舞千年觥(20)。
灯火辉煌的楼上,歌女们的声音娇弱乏困,绡纱红衣轻轻飘动,散发出淡淡的清芬。一群黄衣女郎舞蹈着,高举酒杯祝寿歌颂。
仙人烛树(21)蜡烟轻,清琴(22)醉眼泪泓泓(23)。
仙人形的烛树光芒四射,轻烟濛濛,嫔妃们心满意足,一双双醉眼清泪盈盈。
注释
(1)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2)敲日:说他敲打着太阳,命令太阳快走。因太阳明亮,所以诗人想象中的敲日之声就如敲玻璃的声音。
(3)劫灰:劫是佛经中的历时性概念,指宇宙间包括毁灭和再生的漫长的周期。劫分大、中、小三种。每一大劫中包含四期,其中第三期叫做坏劫,坏劫期间,有水、风、火三大灾。劫灰飞尽时,古无遗迹,这样一来无古无今,所以称之为“古今平”。王琦认为这里是借指“自朱泚、李怀光平后,天下略得安息”。
(4)龙头:铜铸的龙形酒器。据《北堂书钞》载:唐太极宫正殿前有铜龙,长二丈。又有铜樽,容积四十斛。大宴群臣时,将酒从龙腹装进,由龙口倒入樽中。
(5)酒星:一名酒旗星。《晋书·天文志》说天上下班酒旗星,主管宴饮。
(6)金槽:镶金的琵琶弦码。
(7)枨枨:琵琶声。
(8)洞庭雨脚来吹笙:这句说笙的乐音像密雨落在洞庭湖上的声音一样。雨脚:密集的雨点。
(9)银云:月光照耀下的薄薄的白云朵。
(10)栉栉:云朵层层排列的样子。
(11)瑶殿:瑶是玉石。这里称宫殿为瑶殿,是夸张它的美丽豪华。
(12)宫门掌事:看守宫门的官员。
(13)一更:一作“六更”。
(14)花楼玉凤:指歌女。
(15)娇狞:形容歌声娇柔而有穿透力。狞字大约是当时的一种赞语,含有不同寻常之类的意思。
(16)海绡:鲛绡纱。《述异记》云出于南海,是海中鲛人所织。
(17)红文:海绡上绣的红色花纹。
(18)香浅清:清香幽淡的气息。
(19)黄娥跌舞:可能是一种舞蹈。
(20)千年觥:举杯祝寿千岁。
(21)仙人烛树:雕刻着神仙的烛台上插有多枝蜡烛,形状似树。
(22)清琴:即青琴,传说中的神女。这里指宫女。
(23)泪泓泓:眼泪汪汪,泪眼盈盈。
创作背景
李贺生平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唐德宗在位时期。唐德宗李适功过都很突出。他即位以前,曾以兵马元帅的身分平定史朝义之乱,又以关内元帅的头衔出镇咸阳,抗击吐蕃;即位后,见祸乱已平,国家安泰,便纵情享乐。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75
-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