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感怀》是明代文学家文徵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前四句描写前半生浪迹江湖的自由生活和为名爵所累的矛盾;后四句写做官后悔恨的心情和不称意的处境。诗本愤世,但作者从自责出仕切入,谦和温婉,用典贴切,如同己出。
译文注释
译文
三十年来麋鹿踪(1),若为老去入樊笼(2)。
我三十年来一直在曾经留下麇鹿踪的姑苏一带,怎么老了还跑到官场里受束缚。
五湖春梦扁舟雨(3),万里秋风两鬓蓬(4)。
我时常梦到雨天去五湖划小舟,现在却在秋天离乡万里,感叹衰鬓如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5),神鱼失水困沙虫(6)。
远志出了山便成为小草,神鱼失去水便为沙虫所困。
白头博得公车召(7),不满东方一笑中(8)。
我白了头才博得像东方朔一样被召,可我并不满意做他那种以诙谐滑稽博取一笑的角色。
注释
(1)麋鹿踪:喻隐居生涯。
(2)若为老去入樊笼:自叹老来失志出仕为官,如同入了牢笼。若为:为什么。老去:作者出为翰林待诏时已五十余岁,故云。樊笼:喻官场,出自晋陶渊明《归田园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五湖春梦扁舟雨:谓求归不得,而归去之事只在春梦之中。作者《次韵陆子端祠部怀归二首》有云“梦里青山不是归”,又云“秋来南国多归梦”,可与此相参看。五湖:向来说法不一,这里应泛指吴越一带湖泊。扁舟:小船。春梦:春日之梦,喻作者官居翰林的处境。宋赵令畴《侯鲭录》载,苏轼谪在昌化,有老妇谓日:“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此句用典,“五湖”“扁舟”指春秋时范蠡之事,他在灭吴之后,功成身退。乃乘扁舟,入五湖,隐姓埋名,过着悠闲的生活,事见《史记》及《吴越春秋》。
(4)两鬓蓬:谓鬓发稀疏,年华暗老。此句用典,“万里秋风”指晋人张翰之事。他为官于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家乡吴中美味,说“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而归。
(5)远志出山成小草:喻说自己本要做隐居终生有高尚之志的人,一出仕就了低贱的小草。《世说新语·排调》载,郝隆讥谢安日:“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远志,草名,高七、八寸,茎细;小草,中药名,远志的苗。
(6)神鱼失水困沙虫:喻说自己当下为人所轻的处境。《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沙虫,水边草地的小虫,能入皮肤害人。
(7)白头博得公车召:作者正德末方被荐试吏部事,得官甚晚。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或被征召,皆由公车接待。
(8)不满东方一笑中:自谓连东方朔的地位也不如。东方朔曾数言政治得失,但当时的皇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
创作背景
公元1521年(正德末年),文徵明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当时他已接近五十岁。但进入翰林院,又被姚涞、杨维聪等人所轻,曰:“我衙门不是画院,乃容画匠处此。”文徵明三年后即辞归。《感怀》这首诗即是他待诏翰林时自嘲之作。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杨才子编注.古今七律观止.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03.204
- [2]徐寒主编;汤一介,文怀沙学术顾问.历代古诗鉴赏 下 全新校勘珍藏版.中国书店.2011.07.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