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译文注释
译文
辛苦遭逢(1)起一经,干戈(2)寥落(3)四周星(4)。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山河破碎风飘絮(5),身世浮沉雨打萍(6)。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7)头说惶恐,零丁(8)洋里叹零丁(8)。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9)照汗青(10)。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注释
(1)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2)干戈:指抗元战争。
(3)寥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
(4)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5)絮:柳絮。
(6)萍:浮萍。
(7)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8)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9)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10)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创作背景
《过零丁洋》这首诗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公元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M].北京:龙门书局出版社,2012:197-198
- [2]马文增.文天祥《过零丁洋》新解[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6):32-33
- [3]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八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