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偶书》是唐代诗人刘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磨损的刀”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表现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全诗构思新奇,比喻警辟,气魄宏大,音节响亮,以高昂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野夫”“不平则鸣”的心声。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日出扶桑(1)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世间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事便开始一件件发生。

野夫(2)怒见不平(3)磨损(4)胸中万古刀。

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

注释

(1)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长在日出的东方。

(2)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

(3)处:一作“事”。

(4)磨损:一作“磨尽”。

拼音版

ǒushū

chūsāngzhànggāorénjiānwànshìmáo

jiànpíngchùsǔnxiōngzhōngwàndāo

作者简介

刘叉

刘叉

唐代诗人

刘叉(生卒年不详),活动在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谀墓之文,攫取其为墓铭所得之金而去,归齐鲁,不知所终。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85
  •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