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作品简介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是金代词人赵秉文的一首词,该词表达了词作者对苏轼被谪黄州际遇的深切同情与不平,也表现了作者自己忧国忧民,但又无力挽救国之危亡,因而产生的消极出世的思想。该词借古伤今,伤感与无奈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译文注释
译文
秋光一片,问苍苍(1)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2)波万顷,四顾粘天(3)无壁。叩枻(4)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秋夜月光洒满整片大地,我举起酒杯,对问无际的桂树下的月影:其中是什么东西呢?一叶小船独行在万顷波涛中,四周全是山峰环绕。我拿起船桨击打船舷高唱一曲,嫦娥仿佛要从天而降,挥舞着万里的冰雪。京城尘土千丈,怎能容得下如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5)边,骑鲸人(6)去,几度山花发。澹澹(7)长空今古(8)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9)。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回首赤壁石旁边,骑鲸的人已经远去,不知过了多少载春秋。长空浩荡,千古之梦,也只得灰飞烟灭。我愿随着东坡,乘着风归去,披头散发。三山在何处?玉箫的乐声吹断了月亮皎洁的光芒。
注释
(1)苍苍: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样子。
(2)扁舟:小船。
(3)粘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
(4)枻:船舷。
(5)矶:石头。
(6)骑鲸人:本指唐代李太白,这里借指东坡。
(7)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8)今古:一作「千古」。
(9)麒麟发:散乱的头发。
创作背景
该词创作于金朝衰败的时候。作者赵秉文非常仰慕苏轼,深受苏轼词作的影响。这首词是赵秉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和韵之作。“用东坡先生韵”就是采用苏轼赤壁词的原韵。词作者因对苏轼被谪黄州际遇的深切同情与不平,且自己忧国忧民,但又无力挽救国之危亡,产生消极出世的的思想,写下了《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这篇借古讽今的词作。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559
- [2]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2562-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