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河中作
译
注
赏 拼
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目送苍烟暮。
作品简介
《蝶恋花·河中作》是南宋词人赵鼎所作的一首故地重游怀人词。上片描写春日登临水边高楼所见之景色;下片用“曾倚哀弦”跌回往日,当年词人曾在此地饮酒, 听人“歌断黄金缕”;借酒消愁,而今人去楼空,不胜凄凉伤感。全词含蓄深永,情致缠绵,风格较为柔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尽日(1)东风吹绿树。向晚(2)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更堪春思萦离绪。
整日吹拂的东风吹醒了沉睡的大地,树上绿意渐染。傍晚泛着轻微的寒气,一场初春的细雨洒落下来,催促着春花早日开放。年少的他容易心生悲凉,何况这暮春之日,更添离愁别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3),歌断黄金缕(4)。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目送苍烟暮。
在临水的高楼之上,与这位女子饮酒作别。他以丝竹伴唱,一曲赋别。楼下的流水将会流到哪里去呢?他在高楼上凭栏远望,目送着流水和人远去,直到掩入那苍茫的烟波暮色之中。
注释
(1)尽日:终日。
(2)向晚:傍晚。
(3)倚哀弦:指以哀伤的弦声伴唱。
(4)黄金缕:原指初生的鹅黄色柳条,词中指离别之曲,乐府有《杨柳枝》曲。
创作背景
这首词自注“河中作”,词中又自称“年少”,因此这首词当作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词人中进士前后。词人旧地重游,怀念往日离别之女子,便写下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