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江亭》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在江边小亭独坐时的感受。前四句从表面上看,诗人坦腹江亭,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竞;心情闲适,与白云一样舒缓悠闲,其心境并非那样悠闲自在。五六句移情入景,心头的寂寞,众荣独瘁的悲凉,通过嗔怪春物自私表露无遗。末二句直抒胸臆,家国之忧难排难遣。此诗表面上悠闲恬适,实际则是一片焦灼苦闷。情理兼容,意趣盎然。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坦腹(1)江亭暖,长吟野望(2)时。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
寂寂(3)春将晚,欣欣(4)物自私(5)。
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在大自然里各随其性。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注释
(1)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
(2)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3)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
(4)欣欣:繁盛貌。
(5)物自私:万物在大自然里各随其性。
创作背景
《江亭》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天,杜甫逃避战乱,隐居在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平静安定。在悠闲的隐居生活中,还是忘不了国家的安危,陷入忧国忧民的愁绪中。此诗即是一次游临江之亭有感而作。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4:163-164
- [2]葛晓音.杜甫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10-112
- [3]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57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