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
作品简介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借道别叙说人间的聚散离合,表明惜别之情。下片就对方的遭遇,表达观感,写慰藉之意。借典形容,层层转进,真纯深挚的情意确是感人。
译文注释
译文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3)。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4),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谁能够把你挽留?可叹人生在几番伤感离别之后就匆匆老去,最令人思念的,是一起在西窗下秉烛夜谈,听你讲家乡的事情。没想到这次相聚却如此短暂,长江滚滚,落叶纷纷,大雁哀鸣着向远方飞去。黄叶飘落,秋天的景象如此凄凉。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5)梵宇(6)。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7)。有解忆、长安儿女(8)。裘敝(9)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
听你说要离去,我平添了许多愁绪一但你想回乡还是回去吧,总好过勉强寄居在京城凄凉的寺院里。你两鬓斑白来京城求取功名却不能及第,儿女在家乡思念着你,我一直为你的落魄伤心不已。看来无论古今,才华与命运总是彼此相背离,这对不公命运的满腔怨恨,又能够对谁说呢?
注释
(1)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乳燕飞》,亦作曲牌名。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2)姜西溟:即姜宸英(1628一1699年),字西溟,又字湛园,浙江慈溪人,善辞章,尤工书画,与纳兰有交游。
(3)迟暮:年老。
(4)衮衮长江萧萧木:此句化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衮衮,即“滚滚”。
(5)栖迟:滞留,游息。
(6)梵宇:寺庙。
(7)两鬓飘萧未遇:两鬓飘萧,头发斑白;未遇,没有被人赏识。姜西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中进士,年已七十。
(8)有解忆、长安儿女:此句化用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9)裘敝:即敝裘,破烂的农服。典出《战国策·秦策》: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创作背景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词大约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年,西溟丁母忧,南归奔丧。纳兰赋此词以慰勉之,时年二十五岁。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施议对编选.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4.10.第216页
- [2](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35页
- [3](清)纳兰性德著.刘飞注,最忆西窗同剪烛 纳兰容若词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第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