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乌栖曲》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通过日暮乌栖、落日衔山、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色彩的物象,暗示荒淫的君王不可避免的乐极生悲的下场。全诗在形式上作了大胆的创新,借旧题的歌咏艳情转为讽刺宫廷淫靡生活,纯用客观叙写,不入一句贬辞,但讽刺却很尖锐、冷峻、深刻。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姑苏台(1)乌栖时(2)吴王(3)宫里醉西施。

姑苏台上的乌鸦刚刚归窝之时,吴王宫里西施醉舞的宴饮就开始了。

吴歌楚舞(4)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5)

饮宴上的吴歌楚舞一曲未毕,太阳就已经落山了。

银箭金壶(6)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7)

金壶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吴王宫山的欢宴还没有结束,吴王起身看了看将要坠入江波的秋月。

东方渐高(8)奈乐何(9)

天色将明,仍觉余兴未尽,就是天亮了,又可奈何我乐兴未艾哉!

注释

(1)姑苏台:在吴县西三十里姑苏山上,为吴王夫差所筑,上建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盛陈音乐,日与西施为水嬉(见《述异记》)。

(2)乌栖时:乌鸦停宿的时候,指黄昏。

(3)吴王:即吴王夫差。夫差败越国,纳越国美女西施,为筑姑苏台。姑苏台旧址在今江苏苏州,据《述异记》载,台周环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三年乃成。内充宫妓千人,又别立春宵宫,造千石酒钟,作大池,池中造青龙舟、陈妓乐,吴王日与西施为长夜欢。

(4)吴歌楚舞:吴楚两国的歌舞。

(5)青山欲衔半边日:写太阳下山的情景。衔半边日:太阳将要落山。

(6)银箭金壶:指刻漏,为古代计时工具。其制,用铜壶盛水,水下漏。水中置刻有度数箭一枝,视水面下降情况确定时履。

(7)秋月坠江波:黎明时的景象。“东方渐高”,东方的太阳渐渐升起。

(8)东方渐高:东方渐晓。高,同“皜”,白,明,晓色。

(9)奈乐何:一作“奈尔何”。

创作背景

《乌栖曲》此诗是李白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在吴越一带漫游时所作,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其时当与《苏台览古》的创作时间相隔不久。诗表面上写吴王,实际上讽刺唐玄宗。

拼音版

táishàngshíwánggōngzuì西shī

chǔhuānwèiqīngshānxiánbànbiān

yínjiànjīnlòushuǐduōkànqiūyuèzhuìjiāng

dōngfāngjiànhàonài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 [1]李永祥.李白诗词.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45-46
  • [2]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6-28
  • [3]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68
  • [4]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