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词。上片描写夜宴时的景色,为使归客稍有停留,催促为饯别准备的歌宴早点安排。下片写出了惜别之情,请求归客多饮几杯酒,他们的友谊是深厚的,因为在分别后,即使呆在朝廷,也不一定有这么轻松快乐,而这次离别后又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也隐隐含有回朝之念。词人心绪幽伤缠绵,尤其能想象到对方的心情,推己及人,意境深远绵长,柔情缱绻,深婉入微。全词含蓄委婉,于宁静淡泊中寓寄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2)上西风急暮蝉(3),夜来清露湿红莲(4)少留(5)归骑(6)(7)歌筵。

秋风吹拂在湖面上,傍晚时分,蝉声急促。红莲经夜被露水打湿。为了暂时挽留住将要离去的客人,只好加速酒筵的进程。

为别(8)莫辞金盏(9)酒,入朝(10)近玉炉烟(11)。不知重会是何年。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切莫推辞杯中的美酒。入朝以后,一定会度过一段寂寞的时光,不知何时才得重逢。

注释

(1)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2)湖:指南湖,在商丘城南。

(3)急暮蝉:指傍晚的蝉声十分急促。

(4)红莲:红色莲花。

(5)少留:同“稍留”,即片刻停留,稍作停留。少:稍微,略微。

(6)归骑:指将归之人。骑(jì):一人一马的合称。

(7)促:就,近。

(8)为别:分别。唐李白《送友人》诗:“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9)金盏:华美的酒杯。

(10)须:应当。

(11)近玉炉烟:意为接近皇帝。玉炉:指朝廷、宫室的香炉。旧称帝都为玉京,朝廷、宫室为玉台,帝王用的香炉因亦称玉炉。

创作背景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此词作于公元1028年(宋仁宗天圣六年)秋,晏殊将离开商丘回京时。天圣五年(1027年),三十七岁的晏殊因其刚峻的性格被贬知宋州(今河南商丘市南)。次年晏殊被召回京,拜御史中丞。这首词描写的便是回京前夕友人为其在宋州南湖饯别的场景。

拼音版

huànshā··shàng西fēngchán

shàng西fēngchánláiqīngshī湿hóngliánshāoliúguīyán

wèibiéjīnzhǎnjiǔcháojìnyānzhīchónghuìshìnián

作者简介

晏殊

晏殊

北宋名相、婉约派著名词人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当时名臣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和词人张先等,均出其门。卒谥元献,世称晏元献。诗属“西昆体”,词风承袭五代冯延巳,闲雅而有情思,语言婉丽,音韵谐和。其《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以属对工巧流利著称。有《珠玉词》,词存一百三十六首。

参考资料

  • [1]刘扬忠.晏殊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3年.第24页
  • [2]单芳.晏殊珠玉词译评.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