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长信秋词五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五首七绝以凄婉的笔调,运用心理描写以及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表明失宠宫妃的苦闷幽怨之情。这组诗是唐代表现宫怨主题的代表作,诗中的心理刻画细腻入微,使诗篇别具一种真实与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真成薄命(1)久寻思(2),梦见君王觉后疑。
果真成为薄命人长久陷入沉思,梦中又见到君王醒后心里生疑。
火照西宫(3)知夜饮,分明复道(4)奉恩时。
灯火照耀着西宫知道是在夜饮,眼前分明浮现复道蒙恩受宠时。
注释
(1)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薄命,端遇竟宁前。”
(2)寻思:思索;考虑。唐白居易《南池早春有怀》诗:“倚棹忽寻思,去年池上伴。”
(3)西宫:皇帝宴饮的地方。
(4)复道:两层阁楼间的通道。《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
创作背景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王昌龄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生年在天授元年(690)至圣历元年(698年)之间,卒年在至德二载(757年)前后。开元十五年(727年),他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第二次被贬之前。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31
-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9-70
- [3]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