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大风泊黄巢矶下
激浪输风,偏绝分、乘风破浪。滩声战、冰霜竞冷,雷霆失壮。鹿角狼头休地险,龙蟠虎踞无天相。问何人唤汝作黄巢?真还谤。
雨欲退,云不放。海欲进,江不让。早堆垝一笑,万机俱丧。老去已忘行止计,病来莫算安危帐。是铁衣着尽着僧衣,堪相傍。
作品简介
《满江红·大风泊黄巢矶下》是明代诗人金堡所作的一首吊古伤今、借景抒怀的词作。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激浪滔滔、风势凌厉的自然景象,并以此为背景,展开了对黄巢矶的咏叹,抒发出对天发问的不屈斗志与愤懑之意;下片则进一步以风雨江海的变幻莫测,象征世事的沧桑与人生的起伏,词人以黄巢兵败隐居为僧的经历自比,表达对黄巢的肯定态度,认为黄巢矶名符其实。此词具有壮志未酬的深层意蕴,巧妙表达词人的复杂情感。
译文注释
译文
激浪输风,偏绝分、乘风破浪(2)。滩声战、冰霜竞冷,雷霆失壮。鹿角狼头(3)休地险,龙蟠虎踞无天相(4)。问何人唤汝作黄巢?真还谤(5)。
激浪卷起了狂风,我偏偏没机会去乘风破浪。滩声呜咽,如在酣战,雄壮过于雷霆,寒冷不逊冰霜。那鹿角狼头之滩算不上是险境,那龙盘虎踞之城也得不到老天护佑。是谁把你唤作“黄巢”,是真有其事?还是污蔑诽谤?
雨欲退,云不放。海欲进,江不让。早堆垝(6)一笑,万机(7)俱丧(8)。老去已忘行止计,病来莫算安危帐(9)。是铁衣着尽着僧衣(10),堪相傍。
秋雨欲退,愁云不收,海浪欲尽,江水不让。我早已登高一笑,忘掉了人世烦恼。人老了,不再想什么出处行止,病了,也不再算什么安危账,穿破铁衣后再拾起僧衣,自认为堪与我相伴。
注释
(1)黄巢矶:黄巢,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矶:江边山岩。黄巢矶当在湖北与江西相邻一段之长江边。
(2)激浪输风,偏绝分、乘风破浪:形容矶势险峻。石矶突出江中,风浪激荡于此。“乘风破浪”句拟人自愉意甚微隐。语出《宋书·宗慤传》:“宗慤年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慤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拟人者拟黄巢。
(3)鹿角狼头:均为四川翟塘峡一带的险石矶滩。
(4)龙蟠虎踞无天相:指南京,那里有燕子矶等。
(5)真还谤:是真的还是有意加此恶名以诽谤?由此亦足见此矶形势之险恶。
(6)堆垝:即“堆豗”,独坐貌。豗、垝,读若“鬼”。
(7)万机:世间一切事。意谓抛却尘缘,了不关心。
(8)丧:亡失。
(9)安危帐:个人和家国存亡之计。
(10)是铁衣着尽着僧衣:谓黄巢“铁衣著尽著僧衣”的结局和经历和自己正相类,堪称古今互傍之侣。铁衣:军衣,古时盔甲均以铁片缀护。相传黄巢失败后出家为僧,故又有“铁衣”云云诗句之假托。此诗前一句谓“记得当年草上飞”,后两句是“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阑干看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