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赏心亭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游赏心亭》是北宋文学家王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登赏心亭所见之景,侧重写建康城的历史和地理特征;颔联承首联继续写赏心亭所见景象,写出了作者登赏心亭举目远望、视野开阔;颈联触景生情,写诗人由此联想到的王朝更迭之历史悲剧;尾联亦抒情,承颈联而来,写抚今追昔的悲慨。此诗融汇古今,于景物描写中寓历史兴亡变化之感慨,富于某种哲理反思。全诗意境苍凉,慷慨而悲壮。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六朝遗迹(2)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六朝的遗迹在此空留,高大坚固的建康城墙压制着长江的波涛,一直到入海口。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喝完酒来到赏心亭,万里江山的美景都呈现在眼前,历史上的天地也都进入我的胸怀。

于今玉树悲歌(3)起,当日黄旗王气昏(4)

陈后主所制的悲凉的《玉树后庭花》突然响起,让人想起当时帝王衰颓的运势。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5)

人事虽然改变但自然的美景还在,我的心情惆怅还得借酒浇愁。

注释

(1)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建。

(2)六朝遗迹:指建康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帝王都。

(3)玉树悲歌:指《玉树后庭花》乐曲。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制此艳曲,日夜与宠姬酣歌畅饮。兵临城下,仍歌舞不辍终国破被俘。此句承唐杜牧《泊秦淮》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黄旗王气昏:言陈王朝气数已尽。

(5)芳樽:亦作“芳尊”或“芳罇”,指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创作背景

赏心亭为古南京名胜之一,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文人多有题咏。此诗即王珪登赏心亭所作,写其游览时所观、所思、所感。《诗林万选》题为《再登赏心亭》,《华阳集》(丛书集成本)卷三题作《游赏心亭》。

拼音版

yóushǎngxīntíng

liùcháokōngcúnchéngcāngdàohǎimén

wànjiāngshānláizuìyǎnjiǔqiūtiānyínhún

jīnshùbēidānghuángwánghūn

rénshìtóngfēngzàichàngrányóuduìfāngzūn

作者简介

王珪

王珪

北宋宰相、文学家

王珪(1019—1085),字禹玉,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祖籍华阳(今四川成都)。弱岁奇警,出语惊人。庆历二年(1042)举进士甲科,为翰林学士。神宗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岐国公,卒年六十七,谥曰文。著有《宋两朝国史》等。

参考资料

  • [1]成志伟主编;林东海选注,中国古代诗歌精华 下,重庆出版社,1997.10,第34页
  • [2]傅德岷,李元强,卢晋主编,宋诗鉴赏辞典,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07,第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