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作品简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这五首诗写作者游览杭州西湖,描述作者乘船在湖中巡游时所看到的情景,展示了杭州西湖奇妙的湖光山色。第一首诗写坐船时所见,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雨景;第二首诗写乘船在湖中巡游的情景,表现在船上泛游的情趣;第三首诗以野生植物自况,隐含希望再受朝廷重用之意;第四首诗写越女的无忧无虑,对比自己的多愁失意。第五首诗反用古诗句意,体现了一种淡然与豁达之情。这组诗构思巧妙又不着痕迹,作者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译文注释
译文
【其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黑云翻墨(1)未遮(2)山,白雨跳珠(3)乱入船。
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
卷地风来忽(4)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5)。
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
【其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二
放生鱼鳖(6)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西湖的鱼鳖,胆子真不小,竟跟着游人跑。西湖的荷花,没有人照料,倒也开得飘飘摇摇。
水枕能令山俯仰(7),风船(8)解与月裴回(9)。
喝点小酒,我在船上醉卧。水是我的枕头,山在向我作揖求饶。月亮在船前边转圈边唠叨。
【其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三
乌菱(10)白芡(11)不论钱,乱系青菰(12)裹绿盘。
黑黑的菱角,白色的芡实,这里十分常见;青色的茭白,叶子凌乱,那雕胡米就像裹进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13),滞留江海得加餐。
突然想起来上次在京城一个道观里尝鲜。看来我现在滞留在乡野之中,应该保重身体加个餐。
【其四】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14),细雨斜风湿翠翘(15)。
拿着花的女孩斜靠在船沿,斜斜的风带着细细的小雨打湿了绿色的三寸金莲。
无限芳洲(16)生杜若(17),吴儿(18)不识楚辞招。
她们在观赏前面小洲上那些美丽的香草,肯定不会想起同样喜欢香草的屈原。
【其五】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五
未成小隐(19)聊中隐(20),可得长闲胜暂闲(21)。
我本是乡野狂人,想把自己放逐在山林之间。现在却当上了地方官,不过离开京城也算是得了一点清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22),故乡无此好湖山。
我本来就没有家,无处可去,而现在,我很心安。因为,这里有美妙的湖光山色,远胜过我的家乡眉山。
注释
(1)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2)遮:遮盖,遮挡。
(3)白雨跳珠: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4)卷地风来忽: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愈《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忽:突然。
(5)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6)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
(7)水枕能令山俯仰:“水枕”句:躺在船里看山,不觉得水波起落,只见山头忽上忽下。水枕,等于“载在水面的枕席”。
(8)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
(9)裴回:即徘徊。
(10)乌菱:指老菱。菱角老则壳黑,故名。
(11)芡:大型水生植物。
(12)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河边、沼泽地。可作蔬菜。其实如米,称雕胡米,可作饭。
(13)尝新会灵观:尝新:古代于孟秋以新收获的五谷祭祀祖先,然后尝食新谷。会灵观:据《汴京遗迹志》:“会灵观在南薰门外,宋祥符五年建,初名五岳观,观成,赐名会灵。南有奉灵园,东有凝祥池。”
(14)游女木兰桡:游女:出游的女子。 《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里指采莲女。木兰桡:用木兰树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桡(ráo):划船的桨,这里指小船。
(15)翠翘:古代妇女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
(16)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17)杜若: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
(18)吴儿:指吴地之人,这里也代指采莲女。吴地,指中国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域的总称。
(19)小隐:谓隐居山林。 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20)中隐:指闲官。唐白居易《中隐》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21)可得长闲胜暂闲:“可得”句:语出白居易 《和裴相公傍水闲行绝句》:“偷闲意味胜长闲。”此处反其意而用之。
(22)安往:去哪里。安,哪里。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这五首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