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月·芳菲歇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秦楼月·芳菲歇》是南宋词人向子諲所作的一首词。全词行文情景交融,格调苍凉,以真情和血泪将家国之痛抒写得自然、深沉,最后用悲凉的景语作结,情景交融而又一波三折地抒发了词人对故居的怀念,对中原沦丧的痛心和对南宋朝廷不思收复失地的不满。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芳菲歇(2)故园(3)目断(4)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暮春时节,芳菲飘落,登高遥望故国,内心悲伤痛切。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更让我伤心欲绝。

可堪(5)更近乾龙节(6),眼中泪尽空啼血(7)。空啼血(7),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更不能忍受的是乾龙节又快到了,追昔抚今,眼中泪水流尽,像杜鹃鸟那样啼出鲜血来。在一片凄厉的子规声外,是故国破败的河山。

注释

(1)秦楼月:又名忆秦娥。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仄韵﹐一叠句﹐二十一字。后段五句﹐三仄韵﹐一叠句﹐二十五字。

(2)芳菲歇:指春残花谢的景况。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词:“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3)故园:这里指沦陷的国土。

(4)目断:望断。

(5)可堪:何况。

(6)乾龙节:四月十三日为宋钦宗赵桓诞辰,定名乾龙节。

(7)啼血:陈藏器《本草拾遗》谓杜鹃“啼至血出乃止”。这里指词人悲痛至极。

创作背景

《秦楼月·芳菲歇》这首词当作于靖康之变(1126-1127)后的一个暮春,当时徽钦二宗被金人掳走,中原沦丧于金人之手,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宗。词人为了抒发家亡国破,悲哀愤恨的心情,写下了这一首词。

拼音版

qínlóuyuè··fāngfēixiē

fāngfēixiēyuánduànshāngxīnqièshāngxīnqièbiānyānshuǐqióngshān

kāngèngjìnqiánlóngjiéyǎnzhōnglèijìnkōngxuèkōngxuèguīshēngwàixiǎofēngcányuè

作者简介

向子諲

向子諲

宋代词人

向子諲(1085—1152),字伯恭,临江(今江西省清江县)人,哲宗元符初,以向太后恩补官;徽宗政和五年( 1115),知咸平县,后任淮南东路转运判官。高宗朝,历官徽猷阁直学士,知平江府。有《酒边集》,其中分为“江南新词”和“江北旧词”;前者多写国破家亡之痛,后者多为吟风弄月、描写艳情之作。

参考资料

  • [1]宋安群.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知识出版社.2007.10.374-375页
  • [2]罗斯宁,罗镇邦.历代词三百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08.135页
  • [3]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 上.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1012-10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