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令

满地春风扫落花,几番曾醉长官衙。

诗成锦绣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

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

田园知有儿孙委,早晚扁舟到海涯。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寄高令》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怀念往昔,诗人与高令曾在大好春光里醉倒;颔联赞美了友人的诗才与辩才;颈联遥想离别后对方的生活;尾联转向对未来的期许与设想,想象二人一同漫游天边。全诗情感真挚,既表现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又有浪迹江湖的隐逸之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满地春风扫落花,几番曾醉长官衙(1)

满地春风吹扫着落花的世界,你我曾经多次醉倒在官衙里。

诗成锦绣(2)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

你作诗如打开胸中锦绣,入朝之后谈论军事,言辞慷慨刚烈,犹如风霜袭人。

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

分别之后你又与谁把酒言欢,是否整日外出做客不想归家?

田园知有儿孙委,早晚(3)扁舟到海涯(4)

知道田园只之事可以委托给儿孙,何时驾着一叶扁舟去到那海边?

注释

(1)官衙:旧时对政府机关的通称。

(2)锦绣:喻美丽之物。

(3)早晚:何时。

(4)海涯:海边。

拼音版

gāolìng

mǎnchūnfēngsǎoluòhuāfāncéngzuìzhǎngguān

shīchéngjǐnxiùkāixiōnglùnbīngshuāngràochǐ齿

biéhòushuítóngjiǔzhōngjiā

tiányuánzhīyǒuérsūnwěizǎowǎnbiǎnzhōudàohǎi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