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译
注
赏 拼
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作品简介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上片用风吹护花铃声,泉声雨声的“不堪听”去衬托,表达了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下片则径自写怀,结处说加倍地写出词人的无聊。全词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将词人内心的寂寞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晚来风起撼花铃(1)。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晚问风来,吹响了护花铃,碧山亭里正满怀愁绪的人听不得这般铃声,而泉声雨声也交织而来,更让人无法承受。
无凭踪迹(2),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你行踪不定,音讯全无,我百无聊赖,愁绪无法向关心自己的人诉说。连梦够也总是模糊不清,又何必把梦早早催醒呢。
注释
(1)花铃:即护花铃。
(2)无凭踪迹:踪迹全无,难于寻觅。无凭:无所凭据,即无法寻找。
创作背景
这一首《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没有确切时节,没有确切地点,多次查阅资料亦是无果。于是,后人只能旁证推测,这应是纳兰离家夜宿别处而发的感慨。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