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媿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寮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作品简介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叙写了作者自己的才学以及平生志向和抱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困顿的窘状,并且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和政治现实。全诗直抒胸臆,慷慨陈词,是杜甫自叙生平的一首重要诗作。
译文注释
译文
纨绔(4)不饿死(5),儒冠(6)多误身(7)。
纨绔子弟不会饿死,读书人倒大多误了前程。
丈人(8)试静听,贱子(9)请(10)具陈(11)。
丈人您试静听,请容许我这卑贱的人把事情说清。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12)。
从前我杜甫还是青年的时候,早就充当了有用的观国之宾。
读书破万卷(13),下笔如有神(14)。
读书超过一万卷,拿起笔写文章好似通神。
赋料(15)扬雄(16)敌(17),诗看(18)子建(19)亲(20)。
辞赋估计可以比美扬雄,诗歌看来与曹植接近。
李邕(21)求识面,王翰(22)愿卜邻(23)。
李邕要求见面,王翰愿意结邻。
自谓(24)颇挺出(25),立(26)登要路津(27)。
那时候我自以为才学相当杰出,很快会做大官登上要路之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28)。
要使皇帝像尧舜,要重新使风俗厚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29)。
不料我的理想遭受冷落,虽没有隐逸却只能漫步歌吟。
骑驴(30)十三载(31),旅食(32)京华(33)春。
骑了十三年的毛驴,旅居寄食在繁华如春的京城。
朝扣(34)富儿门,暮随肥马(35)尘。
早晨去敲开富儿的大门,傍晚追随肥马的后尘。
残杯(36)与冷炙(37),到处潜(38)悲辛。
喝一杯剩酒,吃一块冷肉,到处使我深藏悲哀酸辛。
主上(39)顷(40)见征(41),欻然(42)欲求伸(43)。
皇上不久下诏书征召,忽地里我想到壮志能伸。
青冥(44)却垂翅(45),蹭蹬(46)无纵鳞(47)。
可仍像大鸟在天空垂下了翅膀,失势的鱼没能跳过龙门。
甚媿(48)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十分愧对您老对我的重视。十分理解您老对我的真诚。
每于百寮上,猥诵佳句新(49)。
您常常在僚属们的集会上,屈尊吟诵拙句说又好又新。
窃(50)效(51)贡公(52)喜,难甘(53)原宪(54)贫。
我私下怀着贡禹为王吉在位般的欣喜,实在不能甘心于原宪似的清贫。
焉能(55)心怏怏(56),只是走(57)踆踆(58)。
我怎能内心怏怏不平,只是来回奔走而停滞不进?
今欲东入海(59),即将西去秦(60)。
如今我想往东直到大海,就将要离开西秦。
尚怜(61)终南山(62),回首(63)清渭(64)滨。
还爱怜着终南山,还回头眺望渭水之滨。
常拟(65)报一饭(66),况(67)怀辞(68)大臣(69)。
常想报答那一饭之恩,更何况情意满怀来告别大臣。
白鸥(70)没(71)浩荡(72),万里谁能驯(73)?
将像白鸥那样出没在浩荡大海,翱翔万里有谁能把我约束制驯!
注释
(1)韦左丞:韦济,时任尚书省左丞。
(2)丈:丈人,对长者的尊称。
(3)韵:诗律二句为韵。
(4)纨绔:素丝裤子,富贵子弟的衣服,后来用作富贵子弟的代称。
(5)不饿死:不学无术却无饥饿之忧。
(6)儒冠:用儒者的帽子代称儒者,指有才学的读书人。
(7)误身:耽误出身,不能获得施展才学的机会。
(8)丈人:对长辈的尊称。这里指韦济。
(9)贱子:年少位卑者自谓。这里是杜甫自称。
(10)请:意谓请允许我。
(11)具陈:一一诉说。
(12)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是指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以乡贡(由州县选出)的资格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的事。杜甫当时才二十四岁,就已是“观国之光”(参观王都)的国宾了,故白“早充”。“观国宾”语出《周易·观卦·象辞》:“观国之光尚宾也”。
(13)破万卷:形容书读得多。破,超过。一说是熟读识透的意思。
(14)如有神:形容才思敏捷,写作如有神助。
(15)料:估计,差不多。
(16)扬雄:字子云,西汉辞赋家。
(17)敌:匹敌,相比。
(18)看:比拟。
(19)子建:即曹植,曹操之子,建安时期文学家。
(20)亲:亲近,表示爱慕。
(21)李邕: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曾任北海郡太守。杜甫少年在洛阳时,李邕奇其才,曾主动去结识他。
(22)王翰:唐代诗人,亦作王瀚,《凉州词》的作者。
(23)卜邻:选择邻居。
(24)自谓:自认为。
(25)挺出:特出,杰出。
(26)立:立刻。
(27)要路津:重要的渡口,比喻重要的职位,做大官。
(28)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如果自己得到重用的话,可以辅佐皇帝实现超过尧舜的业绩,使已经败坏的社会风俗再恢复到上古那样淳朴敦厚。这是当时一般儒者的最高政治理想。尧舜,唐尧和虞舜,传说中上古的圣君。风俗淳,社会风俗朴素厚道,古代太平盛世的气象。
(29)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想不到我的政治抱负竟然落空;我虽然也写些诗歌,但却不是逃避现实的隐士。意,指上二句的政治抱负。萧条,冷落不景气。一作“萧索”。行歌,边走边唱歌。隐沦,隐士的意思。
(30)骑驴:与乘马的达官贵人对比。
(31)十三载: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参加进士考试,到天宝六载(747年),恰好十三载。一作“三十载”。
(32)旅食:寄食。
(33)京华:京师,指长安。
(34)扣:敲。
(35)肥马:指富贵的高头大马。
(36)残杯:喝剩的酒。
(37)冷炙:吃剩的冷烤肉。
(38)潜:心头藏着。
(39)主上:称皇帝,指唐玄宗。
(40)顷:不久前。
(41)见征:被征召。
(42)欻然:忽然。
(43)欲求伸:希望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致君尧舜的志愿。
(44)青冥:青云。
(45)垂翅:垂下翅膀,形容大鸟不能高飞。
(46)蹭蹬:遭遇挫折,失势失意。
(47)无纵鳞:本指鱼不能纵身远游,这里是说理想不得实现。纵鳞,跃起的鱼,形容得意。
(48)媿:同“愧”,惭愧。
(49)每于百寮上,猥诵佳句新:承蒙您经常在百官面前吟诵我新诗中的佳句,极力加以奖掖推荐。百寮,官僚们。寮,同“僚”。猥,自谦之词。佳句新,新作的好词佳句。
(50)窃:私下里。
(51)效:效法。
(52)贡公:西汉人贡禹。他与王吉为友,闻吉显贵,高兴得弹冠相庆,因为知道自己也将出头。杜甫说自己也曾自比贡禹,并期待韦济能荐拔自己。
(53)难甘:难以甘心忍受。甘,以为甘甜。
(54)原宪:孔子的学生,以贫穷出名。
(55)焉能:怎能。
(56)怏怏:不满意,气愤不平。
(57)走:跑步。
(58)踆踆:且进且退的样子。
(59)东入海:向东旅行海上,指避世隐居。孔子曾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60)去秦:离开长安。
(61)怜:爱。
(62)终南山:在长安东南。
(63)回首:回头顾望,表示依恋。
(64)清渭:渭水清故称“清渭”。
(65)拟:想要。
(66)报一饭:报答一饭之恩。春秋时灵辄报答赵宣子(见《左传·宣公二年》),汉代韩信报答漂母(见《史记·淮阴侯列传》),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报恩故事。
(67)况:何况。
(68)辞:告别。
(69)大臣:指韦济。
(70)白鸥:海鸟名,诗人自比。
(71)没:出没,形容自由行动。
(72)浩荡:浩荡的烟波。
(73)驯:驯服,指外在约束。
创作背景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此诗作于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载),时杜甫37岁,居长安。公元747年(天宝六载),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入京赴试,李林甫命尚书省试,对所有应试之人统统不予录取。杜甫这时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寞,想离京出游,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向韦济告别。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倪其心 吴鸥.杜甫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13
- [2]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9-21
- [3]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09
- [4]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