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雨中看牡丹三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五言古诗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写雨中牡丹,从大处落笔,由雨写到牡丹,把雨中牡丹写得栩栩如生。第二首诗写想象中的雨后牡丹,读之爽人耳目。第三首诗写雨后牡丹,推想后日,花由盛而衰,十分可惜。这组诗一写雨中,二写晴日,三写衰败,勾勒了牡丹的三种不同情态和风韵,抒发诗人对牡丹花的深深赞美与爱怜。整组诗描写细致入微,刻画逼真传神,抒写婉转流畅,让人回味无穷。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
到明天雨就该停了吧,能看见晨光洒落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肃肃(1)初自持。
清晨的寒气侵入花骨,在肃肃风中,花能自持。
午景(2)发穠丽,一笑当及时。
到正午时花开得最艳,花盛开如笑脸正在此时。
依然暮还敛(3),亦自惜幽姿(4)。
太阳落下花渐渐聚拢,也还顾惜它的幽雅美姿。
注释
(1)肃肃:庄重肃穆的样子。
(2)午景:指中午时分的景象。
(3)暮还敛:指傍晚花房敛藏。
(4)幽姿:幽静的姿态。
创作背景
《雨中看牡丹三首》这组诗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三月,在黄州天庆观看牡丹所作。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李冷文.牡丹古诗选.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70-71
- [2]程龙.花卉诗注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153-156
- [3]丁永淮.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33-34
- [4]饶晓明.苏东坡黄州名篇赏析.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