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十小像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题三十小像》是清代诗人吴庆坻的诗作,即写在30岁时画的肖像画上的诗,一共五首,这是第一首。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食肉何曾尽虎头,(1)年书剑海天秋。

身居高位者何曾都有虎头之相?为何读书三十年依旧一事无成、如海天之秋一样凄凉。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2)今犹窘马周。

庆幸没有遇到黄祖这样残害读书人的武夫,如今的行装却也窘迫的犹如当年的马周。

自是汝(3)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自认为是才能没有得到施展,难道真的是没长着封侯的面相?

须知少日(4)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要知道,少年时就立下上揽云霄之志,曾许诺要做人世间第一流人物。

注释

(1)卅:数词。指三十。

(2)襆被:指用包袱裹束衣被,意为整理行装。

(3)才:才能。

(4)拏:拿。

创作背景

吴庆坻是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写这首诗的时候30岁,当时还没中进士,所以诗中有一些怀才不遇的牢骚。他后来做过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官职不低。他在湖南提学使任上,曾到日本考察,在湖南办了学堂。《湖南通志》中对这位杭州的官员非常感激。

辛亥革命后,吴庆坻搬家到上海,与樊增祥、沈增植等大家交游。两年后,与沈增植等受邀请编纂《浙江通志》,才回到了杭州老家。1924年,在杭州居学官巷病逝,终年77岁。

拼音版

sānshíxiǎoxiàng

shíròucéngjìntóuniánshūjiànhǎitiānqiū

wénzhāngxìngwèifénghuángbèijīnyóujiǒngzhōu

shìcáinányòngshìzhēnxiàngdānghóu

zhīshàoyúnzhìcéngrénjiānliú

作者简介

吴庆坻

吴庆坻

清末民国初诗人

吴庆坻(1848—1924),字子修,又字敬疆,号补松老人,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历任四川学政,湖南提学使,政务处总办,资政院硕学通儒议员。善诗文,工书法,近苏灵芝铁像碑。参与《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的攒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