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山居》是南宋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了浙东山野的美丽景色:人与鱼、鸟为邻,出入门口,常惊动巢居于柴扉上的燕子,打水也会舀入鱼儿。由于没有人事纷扰,因而“人闲”,感到“春犹静”“日更迟”,有闲暇自得、超然尘外之意。此诗意在表现山居生活的静谧萧散,侧重又在写静中之美,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涵着活泼的生机,充溢着野逸的情趣。全诗动静得宜,疏淡有致,景物富于变化,意蕴丰富、深刻。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柳竹藏(1)花坞(2),茅茨(3)接草池(4)。
花圃在绿柳翠竹包围之中,茅屋和长满水草的池塘相接。
开门惊燕子,汲水(5)得鱼儿。
打开屋门,惊动了屋檐下的燕子。从池塘中取水,舀起了鱼儿。
地僻春犹静,人闲日更迟(6)。
因为地方偏僻,虽然已是春色满野,但仍然十分宁静。人闲自然感到时光过得从容不迫。
山禽啼忽住,飞起(7)又相随。
山里的鸟儿忽然停止了鸣叫,一会儿飞去,一会儿又相随人后。
注释
(1)藏:遮掩。
(2)花坞:四周高起中间凹下的花圃。
(3)茅茨:茅屋的房顶。亦指茅屋。茨,用茅草或芦苇盖房子。
(4)草池:长满水草的池塘。
(5)汲水:从井里取水。这里泛指到江河湖塘打水。
(6)日更迟:感到日子更长。《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迟迟,指春日的白天渐渐变长了。更,一作“自”。
(7)飞起:一作“飞走”,谓飞去。
创作背景
徐玑出生、成长并一直生活在松台山旁。松台山虽处城中,与闹市不远,却是处清幽所在。山边多古树、甘泉,人迹罕至,只有僧人、隐士在此建草堂隐居。徐玑喜欢清幽,常与隐士有交往,因此他的诗歌多流露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幽居山中的闲适自在的生活,给仕途失意的徐玑以精神上的安慰。《山居》此诗即为徐玑闲居松台山所作,体现了他忘却时事的淡泊心境。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郭荣光主编. 历代名诗大观[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2:960.
- [2]胡俊林著. 永嘉四灵暨江湖派诗传[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162-163.
- [3]于非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作品选 中[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89:448-449.
- [4]樊运宽编著. 古代山水田园诗精选点评[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247-248.
- [5](宋)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撰;陈增杰校点. 永嘉四灵诗集[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