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杜二拾遗

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

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

听法还应难,寻经剩欲翻。

草玄今已毕,此外复何言?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赠杜二拾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高适通过传言想象杜甫初到蜀中的景况,称赞杜甫研究经典且精于佛学,表现出高适与杜甫之间的深厚情谊。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传道招提客(2),诗书自讨论。

听说你现在作客成都,寓居佛寺,却仍然在探讨儒家经典。

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

佛门的香气时不时地飘入院子里,常常可以蹭到寺院里的饭食。

听法(3)应难(4),寻经剩欲(5)

听寺僧宣讲佛法,应答辩难,研究佛学,敷衍经文要旨。

草玄(6)今已毕,此外复何言(7)

如今你已经像扬雄仿《易经》作《太玄》那样草就了你的论著,此后你还将写些什么呢?

注释

(1)杜二拾遗:即杜甫。杜甫曾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五月授左拾遗(门下省属官)。

(2)招提客:寺僧。招提,梵文音译,为四方之义。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杜甫刚到成都时,借住在寺庙中,故称。

(3)听法:听寺僧宣讲佛法。

(4)应难:应答辩难。《高僧传》:“支遁讲《维摩经》,遁通一义,众人咸谓询无以厝难;询每设一难,亦谓遁不能复通。”《文苑英华》作“应说”。《全唐诗》“难”字下注:“一作说。

(5)翻:仇兆鳌注此诗引《庐山记》曰:“谢灵运即远公寺翻《涅槃经》,名其台曰翻经台。翻者委曲敷衍之意,非翻译也。”

(6)草玄:指汉代扬雄作《太玄》。此谓淡于势利,潜心著述。《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7)复何言:杜诗仇兆鳌注:“草玄之外,更有何言谓别有著作也。”《全唐诗》“复”字下注:“一作更。”此句《文苑英华》作“此后更何言”。

创作背景

《赠杜二拾遗》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冬十二月。这一年七月杜甫弃官,经秦陇于年底辗转至成都寓居城西浣花溪旁草堂寺。高适时任彭州刺史,闻说杜甫初至成都,借居城西七里沙门复空所居之草堂寺,研磨诗书,与僧人同吃同住,高适料想老友平日里听僧人说法敷衍佛经,如今大约草玄已毕,当有新作,立刻作此诗寄以问候。

拼音版

zèngèrshí

chuándàozhāoshīshūtǎolùn

xiāngshíyuànsēngfànguòmén

tīngháiyīngnánxúnjīngshèngfān

cǎoxuánjīnwàiyán

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02
  • [2]陈贻焮.杜甫评传(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99-500
  • [3]李 丹.高适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20:38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