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chūsāi
fēi péng shì zhēng qiān zhǎng
sāi qín wéi yǒu yàn guān shù dàn shēng
bèi shān kàn lěi shí
hái yīn huī xià lái sòng yuè zhī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出塞》是北朝周诗人王褒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前两句总写千里塞外广阔荒凉的景象,烘托征途之凄苦漫长;三、四句从大雁和榆树落笔,进一步突出塞外的荒凉,并暗含与江南秀丽风景的比照;后四句句转向人物行动的描写,并在最后紧扣“出塞”题目,道出此次出塞的目的。这首诗用辞度句于平淡中见功力,质实中现风神,全篇气象苍茫阔大,风格刚劲遒健,声调悲凉雄壮,充分显示了诗入由南入北后的诗风转变。

作者简介

王褒

王褒

南北朝文学家

王褒(513—576),字子渊,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宰相王导之后(第三子王洽一脉),曾祖王俭、祖王骞、父王规,俱有重名。妻子为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之女。梁时官至吏部尚书,有文名。承圣三年(公元554年)西魏军陷江陵,随元帝出降长安。与庾信等皆以文才博得北朝器重。

参考资料

  • [1]邓魁英.古诗精华.成都.巴蜀书社.2000.920-921
  • [2]赵沛霖.八代三朝诗新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503
  • [3]卢盛江.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魏晋南北朝诗卷).合肥.黄山书社.2018.405
  • [4]陈如江.寻找古典之美 诗词探艺录.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