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观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

人传有笙鹤,时过此山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玉台观》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说明玉台观的建造者,如今自己也前来访古游览,追溯往昔;颔联写壁画和石碑所记内容,说此地留下贤者的文字或事迹,增添了历史厚重感;颈联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建筑的宏伟、神秘和壁画内容丰富,绘出十州神灵;尾联以笙鹤传说的形式,进一步渲染此地的神秘与超凡脱俗。全诗意境开阔,诗笔纵跃,想象丰富,表达出诗人对玉台观的赞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浩劫(1)因王造,平台(2)访古游。

玉台观是滕王建造的,参观玉台观寻访古人的遗迹。

彩云(3)萧史(4)驻,文字鲁恭留。

壁画上画有仙人萧史站在彩云之中,石碑上记得有滕王序文,有如鲁恭王在灵光殿留下的文字。

宫阙通群帝(5)乾坤(6)到十洲。

玉台观雄伟高耸,直通五方天帝诸神;殿宇中的壁画画出了十洲仙界的仙灵。

人传有笙鹤(7),时过此山头。

人们传说听到笙鸣鹤叫,大概是晋人王子乔乘鹤飞过北山头。

注释

(1)浩劫:道家称宫观的阶层为浩刹。

(2)平台:古迹名,在河南商丘东北。相传为春秋时宋国皇国父所筑。此处指玉台观。

(3)彩云:指壁画上的云彩。

(4)萧史:此指传说中秦穆公女弄玉之夫萧史驻于云间事。

(5)群帝:五方的天帝。

(6)乾坤:代指玉台观的殿宇。

(7)人传有笙鹤:传说中王子乔乘鹤飞升成仙的故事。

文学赏析

杜甫所作的《玉台观》共有二首,第一首为七律,此为第二首,大约创作于代宗广德二年(764)。首联第一句点出建造玉台观之人——滕王,之后笔锋顺势直下,紧扣一个“古”字展开。颔联巧用典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彩云萧史驻”一句,暗合滕王率领女道士朝真人之事。“文字鲁恭留”,似乎也在暗示滕王文采出众、能诗善文。此联虚中藏实,以浪漫笔触叙写历史往事,别具一格。颈联承上启下,进一步渲染了玉台观的雄伟壮丽和壁画的生动传神。此联关联诗题,别有用意。一般来说,既写道观,就不能单从历史古迹着墨,还应突出道观本身的特色,此联二者兼顾,既突出了玉台观作为历史遗迹的雄伟气魄,又点出了玉台观作为道观的仙道之气,可谓下笔有神,落墨精当。尾联由实入虚,既增加了玉台观的神秘感和仙道之气,又暗含着滕王也可能得道成仙、驾鹤离去之意、与“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