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
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
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疾如箭。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
作品简介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歌行体的送别诗,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友人之间送别的一个场面。诗的前四句点明即将分别和送别的时间,留恋之情通过勾划的景物含蓄地透露;诗的次四句先写步出青门后所见,勾画出一幅春日行旅图;诗的又四句写酒店饯别,通过景物来侧写,用笔含蓄而意境极优美;诗的最后四句写醉后送友登程。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而婉转。
译文注释
译文
青门(1)金锁(4)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5)。
天色已明城门已经开启,日出城头友人就要离去。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柳枝青青人们正可攀折,一日之间路旁几人别离。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6)官树(7)灞陵(8)东。
道路遥遥东望没有尽头,灞陵东去连着大树驿楼;
花扑征衣(9)看似绣(10),云随去马色疑骢(11)。
云影照着坐骑色如骢马,落花扑向衣服好似花绣。
胡姬(12)酒垆(13)日未午,丝绳(14)玉缸(15)酒如乳(16)。
路旁胡姬酒家遥遥在望,酒店宴送友人天色未晌。条条丝绳拴着只只酒坛,好酒装满玉缸色如乳浆。
灞头(17)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18)。
灞陵道上落花淹没马路,和着夜来微雨踏成香泥。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19)尺书(20)醉懒题。
黄鹂翅儿潮湿低低飞过,关东故友书信醉后懒题。
须臾(21)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22)疾如箭。
友人登程东去已望不见,扬鞭策马飞驰快似利箭;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23)西飞燕。
借问为友此去何时再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之燕!
注释
(1)青门:即青绮门,汉长安东面三门之一。
(2)东台:即东都留台。唐时除在京都长安设御史台外,于洛阳又有东都留台。
(3)张判官:生平未详。判官,节度、观察和防御等使的僚属。
(4)金锁:指城门上的铜锁。平旦,天亮。
(5)使车回:来京出使的车要回还。使车,出使人乘的车。
(6)驿楼:指驿站。
(7)官树:古时驿道为官府所建,称官道,两旁的树称官树。
(8)灞陵:长安东有灞桥,附近有汉文帝刘恒的陵墓,称灞陵,古人常在这里折柳送别。
(9)征衣:远行人所穿的衣服。
(10)绣:一语双关,暗指张判官在御史台供职。
(11)骢:淡青色马。此处隐指“骢马御史”。
(12)胡姬:胡人妇女。姬,古时对妇女的美称,也用为美女之称。
(13)垆: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指酒店。
(14)丝绳:指提酒坛的丝绳。
(15)玉缸:指酒缸。
(16)酒如乳:说酒色纯,味香,即好酒。
(17)灞头:即灞陵。
(18)花成泥:花落地上,被踏成泥土。
(19)关东:潼关以东,指洛阳一带。
(20)尺书:指书信。
(21)须臾:一会儿。
(22)飞鞚:指飞马。鞚,有嚼口的马笼头,指马。
(23)伯劳:鸣禽。
创作背景
据《岑诗系年》,这首诗作于乾元年间(765~766),时岑参任右补阙。作者在一个春日里,于青绮门送别张氏判官而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