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译
注
赏 拼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
作品简介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是南宋诗论家严羽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描写古城周围的一片萧条景色,中间两联写登临远近所见,最后一联写诗人的归思乡情难遣。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虚实结合,写景工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怀乡念家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平芜(3)古堞(4)暮萧条,归思凭高黯(5)未消。
天色已暮,登临古城,放眼望去,原野上杂草蔓长,风物萧条,破败萧索。
京口(6)寒烟鸦外灭,历阳(7)秋色雁边遥。
带有寒意的炊烟在飞鸦所到之处,那稍远的京口,明明灭灭,一抹萧瑟的秋色在雁群到过的更远的历阳,隐隐若现。
清江木落长疑雨(8),暗浦(9)风多欲上潮。
长江边上飒飒的落叶,疑为下雨,江浦色暗而风大,怕是潮汛要来。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
频频极目远眺故乡,而终因为长江南北路途遥远而不可见。
注释
(1)上官伟长:名良史,号阆峰山人。
(2)芜城:扬州的别称。
(3)平芜:杂草蔓生的原野。
(4)堞:城上的矮墙。
(5)黯:黯然忧伤的心情。
(6)京口:今江苏镇江。
(7)历阳:今安徽和县。
(8)疑雨:江边树叶坠地,发出如下雨般沙沙声。
(9)浦:通大河的小河。
创作背景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这首诗大约写在宋理宗端平年间诗人漫游吴越之时。上官伟长是严羽的同乡好友,这次他们异地相逢,同登扬州古城晚眺,各有题咏。上官的原作已失传,现只存这首和诗。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乐云.唐宋诗鉴赏全典.湖北:崇文书局,2011:1168
- [2]韩兆琦.文史英华·诗卷.湖南:湖南出版社,1993:796
- [3]宋元诗观止本书编委会.宋元诗观止.北京:学林出版社,20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