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是唐代诗人韩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赤地千里的凄凉景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末动乱和人民陷于深重灾难的现实,揭露了战争的罪恶,透露出人生如梦的感叹。全诗悲愤激越,真切感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徘徊。
经历大乱,流落到南国他乡,独自徘徊,在落梅如雪的晴光野塘。
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
渔舟惊起水鸟,又翩然落下;拂不去的杨花,飘飘扑来偎人依傍。
季重(2)旧游多丧逝,子山(3)新赋极悲哀。
昔日的友好知己啊,而今多已逝去,我和庾信一样,暮年诗赋满怀悲怆。
眼看朝市(4)成陵谷(5),始信昆明是劫(6)灰。
眼看繁华的宫阙街市毁成瓦砾,天崩地陷了,惨痛的浩劫大殃。
注释
(1)途经:路过。
(2)季重:吴质字
(3)子山:庾信字。
(4)朝市:朝廷与市肆。
(5)陵谷:高岸、深谷。
(6)劫:梵语“劫波”的省略。
创作背景
昭宗乾宁二年(895年),邰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等引兵人京师,杀宰相韦昭度、李溪,长安大乱。昭宗逃入南山,转石镇。士民数十万人逃出城,多中暑而死,诗人亦逃出长安,次年春日写下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