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北楼》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二句悲愤人生无欢;三句写春花夕,有象征意味;四句谓“不知寒”,语中自含彻骨之寒;后四句写在异地怀归的感情,诗人登楼北望,想念着京城中的朋友,并为他们的遭遇而担心。全诗极写身处异域的寂寞苦闷和对中原的怀想,感情真挚,结句尤沉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春物(1)岂相干(2),人生只强欢。
春天风物跟我有甚相干?人生在世只好强自为欢。
花(3)犹曾敛夕(4),酒竟不知寒(5)。
木槿花到晚上依旧敛合,饮酒竟然令人忘记春寒。
异域(6)东风湿,中华(7)上象(8)宽。
异乡的东风充满了湿气,回想中原天空无限广宽。
此楼堪北望,轻命(9)倚(10)危栏(11)。
在这楼上正好向北眺望,不惜自轻性命凭倚高栏!
注释
(1)春物:春天的风物。
(2)相干:相关涉。
(3)花:指南方盛产的朝开暮萎的木槿。
(4)敛夕:花儿白天开放,至夜间收合。敛,收。
(5)酒竟不知寒:谓酒后竟然无春寒之感。以透露地处远离中原的异域。竟,居然。
(6)异域:异地。此指桂州。
(7)中华:这里指中原地区。
(8)上象:天空。言中原华夏之域天宇宽阔,不似此地之逼仄。
(9)轻命:看轻自己的生命。
(10)倚:一作“俯”。
(11)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创作背景
唐宣宗即位后,一反会昌之政,大力斥逐李德裕党人。大中二年(848年)春,李商隐在桂州又听到郑亚被贬的消息,写了《北楼》这首诗,以表自己之凄痛。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郑在瀛编著,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第320页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1366页
- [3]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陈永正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李商隐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