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总写楚国的山川地理形势,言其地域广阔,第二句用典,借周失权柄、诸侯坐大之事暗喻唐王朝藩镇割据不服从中央,后两句写楚顷襄王因贪恋美色而忘国恨家仇事,以此暗喻唐代君主沉湎声色而缺乏远图,以表达胸中的愤懑之情。这首咏史诗,嵌入统治者沉溺于女色的慨叹,咏史中兼有爱情的色彩,体现作者咏史的一大特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汉水方城(2)(3)百蛮(4),四邻谁道乱周班(5)

浩浩的汉水巍巍的方城山,强盛的楚国统辖百蛮,四邻各国也没有谁议论这乱了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6),自此无心入武关(7)

为什么自从迎娶了秦女做了一场高唐云雨梦,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心思去攻打武关。

注释

(1)岳阳楼:岳阳西门城楼,唐玄宗开元中张说所建,俯临洞庭,为观览胜地。

(2)汉水方城:原指楚国誓死抗击齐国入侵的决心。此指楚国地域广袤。”汉水:水名,又称汉江。发源于今陕西宁强,流经湖北,在武汉处汇入长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一说方城指春秋时楚国北面边境上的长城。由今河南方城县循伏牛山,北至今河南邓县,为古代著名的九塞之一。

(3)带:领有。

(4)百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

(5)周班:周室封爵的等级。

(6)高唐雨:此指男欢女爱之事。

(7)武关:古关隘,是秦国的南关。旧址在陕西商县东一百八十里处。

创作背景

《岳阳楼》这首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当时,诗人由桂林北上来到岳阳楼,抚今追古,写下了这首诗。

拼音版

yuèyánglóu

hànshuǐfāngchéngdàibǎimánlínshuídàoluànzhōubān

mènggāotángxīnguān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 [1]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402
  • [2]李商隐 等.李商隐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11-112
  • [3]王士槾.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齐鲁书社.1995.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