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五言组诗。这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怀之作。第二首进而感叹行役之苦,并借眼前自然景象暗喻仕途的风波险恶,曲折地抒发厌倦官场、怀恋清静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情思。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自古叹行役(1),我今始知之。

自古悲叹行役苦,我今亲历方知之。

山川一何(2)(3)巽坎(4)难与期(5)

天地山川多广阔,难料风浪骤然起。

崩浪(6)聒天响(7)长风(8)无息时。

滔滔巨浪震天响,大风猛吹不停止。

(9)所生(10),如何淹在兹(11)

游宦日久念故土,为何滞留身在此!

静念园林好,人间(12)(13)可辞。

默想家中园林好,世俗官场当告辞。

当年(14)(15)有几?纵心(16)复何疑!

人生壮年能多久?放纵情怀不犹疑!

注释

(1)行役:指因公务而在外跋涉。《诗经·魏风·涉站):“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2)一何:多么。

(3)旷:空阔。

(4)巽坎:《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这里借指风浪。

(5)难与期:难以预料。与:符合。

(6)崩浪:滔天巨浪。

(7)聒天响:响声震天。聒:喧扰。

(8)长风:大风。

(9)游:游宦,在外做官。

(10)所生:这里指母亲和故乡。

(11)淹在兹:淹,滞留。兹,此,这里,指规林。

(12)人间:这里指世俗官场。

(13)良:实在。

(14)当年:正当年,指壮年。当:适逢。

(15)讵:曾,才。潘岳《悼亡诗》:“尔祭讵几时。”

(16)纵心:放纵情怀,不受约束。

创作背景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此诗写于东晋隆安四年(400年),作者陶渊明三十六岁。作者此时在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府中任职。此前,陶渊明奉桓玄之命出使京都建康(今南京市),完成使命后,返途中路过江西,准备顺道回家省亲,然而被风阻在途中。这两首诗就是写在途中受阻时的情景。

拼音版

gēngsuìyuèzhōngcónghuánfēngguīlínèrshǒu··èr

tànxíngjīnshǐzhīzhī

shānchuānkuàngxùnkǎnnán

bēnglàngguōtiānxiǎngchángfēngshí

jiǔyóuliànsuǒshēngyānzài

jìngniànyuánlínhǎorénjiānliáng

dāngniányǒuzòngxīn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有《陶渊明集》。

参考资料

  • [1]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及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