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小记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跨蹇而归。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

先是,约孟旋、子将同游,皆不至,予慨然独行。子将挟西湖为己有,眼界则高矣,顾稳踞七香城中,傲予此行,何也?书寄孟阳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游西山小记》是明代文学家李流芳创作的一篇游记,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西山所见,重点描绘了昆明湖的秀丽风光。长堤古柳,澄湖波光,宫殿亭榭,青林翠嶂,相互映发,空灵开阔;菰蒲零乱,鸥鹭翻飞,生机盎然;晚风正清,岚润如滴,柳娇如画,静寂幽美。结尾点明“独行”之意及作记的缘由。文中既表现了作者独赏胜景的乐趣,也含蓄地讥讽了子将等人身居繁华之境,不能超脱尘俗的假清高。全篇文笔清新明丽,语言简洁生动,描写如诗如画,调侃诙谐风趣,耐人寻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西直门(2),过高梁桥(3)可十余里(4),至元君祠(5)。折而(6),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7)掩映(8)。澄湖百顷,一望渺然(9)西山(1)匌匒(10),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11)玉泉(12)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13),互相缀发(14)。湖中菰蒲(15)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走出西直门,经过高梁桥,约十余里地,便到了元君祠。转而往北,有一条十里平堤,堤上夹道种着的都是年代久远的柳树,高高低低,互相掩映。那上百顷的澄湖,一眼望去,烟波浩渺。西山重重叠叠,与湖中的波光水影一上一下。远远望见功德古刹和玉泉山脚下的亭榭。那红色的大门和绿色的瓦片,青青的树林和苍翠的山峦,互相映发。湖中的菰蒲长得很零乱,水鸥和鹭鸶翩翩飞翔,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图画之中。

信宿(16)金山(17)碧云(18)香山(19)。是日,跨(20)而归。由青龙桥(21)纵辔(22)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23),柳娇欲狂,(24)而乐之,(25)不能(26)

我在金山寺和碧云寺、香山寺住了两夜,这天,骑着一匹驽马回来。我从青龙桥走上平堤,让马随心所欲地走着。这时,晚风正清,湖上的烟雾刚刚升起,那烟岚使人感到其中充满了水气,柳树正在枝繁叶茂之时,我在观赏的同时感到很快乐,几乎不愿离去。

先是,约孟旋(27)子将(28)同游,皆不至,予慨然独行。子将(28)(29)西湖(30)为己有,眼界则高矣,(31)稳踞七香(32)城中,傲予此行,何也?书寄孟阳(33)诸兄之在西湖(30)者,一笑。

在此之前,我曾约孟旋、子将同游西山,两人都不到,于是我便慨然独往。子将把西湖视为己有,眼界是真够高的,但他稳居七香城中,傲慢地对待我这次旅行,这是为何呢?我把这些写下来寄给在西湖的孟阳等诸位兄长,想博得他们一笑。

注释

(1)西山:今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是游览胜地,包括玉泉山、灵山、香山、翠微山、卢师山等。

(2)西直门:北京城的西门,城楼于1969年拆除。

(3)高梁桥:在西直门外,因跨高梁河,故名。《长安客话》谓高梁河“水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春时堤岸垂青,西山朝夕设色以娱游人。都城士女藉草班荆,曾无余隙,殆一佳胜地也。”

(4)可十余里:大约十里。可,大约。

(5)元君祠:在西山妙峰顶,俗称“娘娘庙”。元君,道教对女性成仙者的尊称。

(6)北:向北。

(7)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8)掩映:或遮或露,时隐时现。一作“晻(yǎn)映”,有明有暗,相互交错。晻,昏暗。

(9)渺然:渺茫不清的样子。

(10)匌匒:重叠的样子。此指西山连绵重叠的山峰。

(11)功德古刹:即功德寺,旧名护圣寺。刹,寺庙。

(12)玉泉:即玉泉山,在北京市西北。以山下有玉泉而得名。山麓有静明园。

(13)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14)缀发:相互映衬,相互引发。缀,联结。

(15)菰蒲:水生植物。菰,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开淡紫红色小花,夏生新芽,名茭白,秋结实,名菰米,可食用。蒲,水草,可制席。

(16)信宿:连宿两夜。《诗经·豳风·九罭》:“公归不复,於女信宿。”

(17)金山:指万寿山。

(18)碧云:碧云寺,在香山上。其寺金碧辉煌,下有台阶数百级,气势恢宏,明代为京师诸寺之冠。

(19)香山:香山寺,也在香山上。

(20)蹇:跛,行动迟缓。借喻劣马或跛驴。

(21)青龙桥:位于北京颐和园北宫门外,建于元代。

(22)纵辔:放松缰绳由马随意行走。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23)岚润如滴:山林中的雾气湿润得像要滴水似的。

(24)顾:回首,回顾。

(25)殆:几乎。

(26)去:离开。

(27)孟旋:方应祥,字孟旋,作者友人。

(28)子将:闻启祥,字子将,也是作者友人。

(29)挟:怀在心里。

(30)西湖:指杭州西湖。

(31)顾:反而,却。

(32)七香:本指多种香料的混合,这里喻指都市繁华。

(33)孟阳:邹之峄,字孟阳,明万历间钱塘(今杭州)人。

创作背景

《游西山小记》这篇文章当作于作者第三次赴京会试期间。作者原本邀请友人方应祥、闻启祥同游西山,但未能如愿,只好一人独往。面对西山美景,作者怡然陶醉,乐而忘返,即兴写下这篇游记,并作为书信寄给杭州的友人。

拼音版

yóu西shānxiǎo

chū西zhíménguògāoliángqiáoshízhìyuánjūnzhéérběiyǒupíngshíjiādàojiēliǔcēnyǎnyìngchéngbǎiqǐngwàngmiǎorán西shānguāngshàngxiàyuǎnjiàngōngshāquántíngxièzhūménqīnglíncuìzhàngxiāngzhuìzhōnglíngluànōupiānfānzàijiāngnánhuàzhōng

xìn宿jīnshānyúnxiāngshānshìkuàjiǎnérguīyóuqīnglóngqiáozòngpèishàngwǎnfēngzhèngqīngyānzhàlánrùnliǔjiāokuángérzhīdàinéng

xiānshìyuēmèngxuánjiāngtóngyóujiēzhìkǎiránxíngjiāngxié西wéiyǒuyǎnjiègāowěnxiāngchéngzhōngàoxíngshūmèngyángzhūxiōngzhīzài西zhěxiào

作者简介

李流芳

李流芳

明代诗人、书画家

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又字茂宰,号泡庵、檀园、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擅山水,工书印,精诗文。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山水师承五代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强调笔墨、书法、文学趣味。又力求创造性,经常在优美的山光水色之中,观察、领略,址身心浸润,达于忘我之境。作品峻爽流畅。书法学苏轼,诗文清新自然.多写景酬赠之作。传世作品有《溪山林屋图》《虎丘图》《长林丰草图》《山水图》等。著有《檀园集》等。

参考资料

  • [1](明)张岱等著.明清小品文选.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124
  • [2]沈新林选注.中国历代游记精华.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67
  • [3]何小庭编著.汉语言文学导游知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197
  • [4]骆蔚编著.文言文解读·高一年级.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86
  • [5]蒋松源,江晓英著.乐山乐水:历代山水小品.武汉.崇文书局.2017.39
  • [6]欧明俊主编.明清名家小品精华 第2版.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458
  • [7]夏咸淳,陈如江主编.历代小品文观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76-377
  • [8]嘉定区地方志办公室编;陶继明,王光乾校注.嘉定李流芳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