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

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

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

嫋嫋秋风过,萋萋春草繁。

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

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罇。

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

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谖。

俯濯石下潭,俯看条上猿。

早闻夕飚急,晚见朝日暾。

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

感往虑有复,理来情无存。

庶持乘日车,得以慰营魂。

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晋宋之际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描写石门新居的环境及山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期盼,末六句则进一步表述作者对生命之“道”的体悟。由景入情而又化情入理,情、景、理交融变化,从而丰富了诗作的内涵,显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灵世界。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跻险(5)筑幽居,披云(6)石门(1)

险峻的山崖上有我幽静的小屋,我高卧石门山上,四周白云缭绕。

苔滑谁能(7)(8)弱岂可(9)

崖边人迹罕至的小路上,长满滑腻的绿苔,纤弱的葛藤从崖上垂落,没有人敢拽着它攀高。

嫋嫋(10)秋风过,萋萋(11)春草繁。

柔柔的秋风吹过之后,青青的春草又开始繁茂。

美人(12)游不还,佳期何由(13)

远游的好友,经年不归,聚会的佳期,何时再来。

芳尘(14)(15)瑶席(16)清醑(17)满金(18)

那华美如玉的坐垫上已罩满了尘埃,金杯中注满了清纯的美酒,却与谁共同一醉。

洞庭(19)空波澜,桂枝徒攀翻(20)

湖面上波浪滚滚,不见归来的船帆,我攀援桂枝徒然张望,无奈地承受着离愁的煎熬。

结念(21)(22)霄汉(23)孤景(24)莫与(25)

思念之情,像云天一样深远,孤影独处,孤游无伴,又怎能把满怀的愁绪忘掉。

(26)石下潭,俯看(27)上猿。

俯身捧起岩下清洁的潭水,洗一把脸,拾头仰看,茂密的树枝间猿群在哀鸣,在荡跳。

(28)闻夕飚急,(30)见朝日(31)

傍晚,狂飙骤起,误以为晨风怒吹,清晨,朝日初升又当成夕阳残照。

崖倾光难留(32)林深响易奔(33)

岩崖倾斜,阳光难以停留,森林深广,林涛声势浩浩。

感往虑有复(34)理来(35)情无存(36)

感念离别的愁苦,忧愁萦绕在胸中然而一旦悟出人生的真谛,切私情杂念就会荡然无存,不留分毫。

(37)(38)乘日车(39),得以慰营魂(40)

我愿遵循乘日遨游的生活方式,以此安慰我的心灵。

(41)众人(42)说,(43)智者(44)论。

从此淡漠世事,安居逍遥,这番道理,难以对俗人讲清,只希望能与富有知彗的人一起探讨。

注释

(1)石门:地名,在今浙江嵊县西北。

(2)刚溪:曲折回转的溪水。

(3)石濑:石间湍急的流水。

(4)茂林修竹:竹林茂密高深。

(5)跻险:攀登险峻的山峰。跻,攀登。

(6)披云:拨开云层。

(7)步:行走。

(8)葛:多年生草本植物,此指葛藤。

(9)扪:扶,持。

(10)嫋嫋:通“袅袅”,风吹物动的样子。《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

(11)萋萋:草木繁盛的样子。《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12)美人:指朋友。

(13)敦:通“团”,团聚。“美人”“佳期”二句,以美人喻友人,言友人一去不回,归期渺茫。

(14)芳尘:轻尘。

(15)凝:积聚。

(16)瑶席:华美的坐席。

(17)清醑:美酒。

(18)罇:一种酒器。“芳尘”“清醑”二句,言我虽备好酒席,而友人久久不至。

(19)洞庭:湖名,在湖南境内。《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

(20)攀翻:攀折,攀援。翻,援。《楚辞·招隐士》:“攀桂枝兮聊淹留。”“洞庭”“桂枝”二句,用波涨洞庭来喻友人行踪不定,音信渺茫;用攀折桂枝以表自己殷勤相待。

(21)结念:念念不忘。

(22)属:注目。

(23)霄汉:天宇。

(24)孤景:单影。

(25)谖:忘,此谓忘忧,忘记。“结念”孤景”二句,言所思念者邈若霄汉,而我孤影独处,无人可与解忧。

(26)濯:洗涤。

(27)条:指树枝藤蔓之类。

(28)早:先。

(29)夕飙:傍晚的旋风或暴风。

(30)晚:后。

(31)暾:太阳初出时圆而厚实的样子。“早闻“晚见”二句,言晚风刮起得早而朝日却升起得迟。

(32)崖倾光难留:言因崖壁高倾,山谷中日照时间较短。

(33)林深响易奔:言因林木幽深,野风吹木发出的声响更大。

(34)感往虑有复:此句言悲感既往思虑重重。感往:孤苦的感受好不容易成为过去。虑有复:担心会反复重来。复:再,重。

(35)理来:妙理到来。即想起道学玄理的时候。

(36)情无存:道家主张物我合一,我既为物,感情自然也就不存在。

(37)庶:希望。

(38)持:牵持,拉着不放。

(39)乘日车:运载太阳的车。意为挽留时光别跑得太快,以便自己能尽情游赏。

(40)营魂:心灵,精神。庶持”“得以”二句,言希望自己能够做到顺应自然,从而使心灵得到慰藉,使之归于平静。《老子》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屈原《远游》云:“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41)匪:通“非”,不。

(42)众人:俗人。

(43)冀:希望。

(44)智者:哲人。司马迁《报任安书》:“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伶人言也。”末二句言自己这样的心境非俗人所能理解,故期待能与自己心灵相通友人(智者)的到来。

创作背景

谢灵运《游名山志》说:“石门山,两岩间微有门形,故以为称,瀑布飞泻,丹翠照曜。”自宋少帝景平元年(423)辞去永嘉太守回到家乡始宁之后,诗人不久便在石门山上修筑了新居,该诗即为诗人石门山上新居落成之后所作,时间大约在宋文帝元嘉元年(424)或二年(425)。

拼音版

shíménxīnyíngsuǒzhùmiàngāoshānhuíshílàimàolínxiūzhú

xiǎnzhùyōuyúnshímén

táihuáshuínéngruòmén

niǎoniǎoqiūfēngguòchūncǎofán

měirényóuháijiāyóudūn

fāngchénníngyáoqīngmǎnjīnzūn

dòngtíngkōnglánguìzhīpānfān

jiéniànshǔxiāohànjǐngxuān

zhuóshíxiàtánkàntiáoshàngyuán

zǎowénbiāowǎnjiàncháotūn

qīngguāngnánliúlínshēnxiǎngbēn

gǎnwǎngyǒuláiqíngcún

shùchíchéngchēwèiyínghún

fěiwèizhòngrénshuōzhìzhělùn

作者简介

谢灵运

谢灵运

南北朝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他出身世族大地主,是谢玄的孙子,十八岁就袭封康乐公。宋初刘裕采取压抑世族的政策,谢灵运降公爵为侯爵,心中愤恨。永初三年出为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就肆意遨游山水,民间听讼,不复关怀。后来干脆辞官回会稽,大建别墅,凿山浚湖,还经常领僮仆门生几百人到处探奇访胜,晚年作临川内史,后以谋反罪被杀。

参考资料

  • [1]邓魁英,袁本良主编.《古诗精华》.巴蜀书社.2000.04.第563-564页
  • [2]王克俭主编.《谢灵运 沈约诗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第41-44页
  • [3]赵彩娟,郁慧娟,温斌编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补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05.第37-38页
  • [4]刘心明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谢灵运鲍照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90-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