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州·扬子江阻风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维扬西望渺何之,无一个鳞鸿至,把酒问篙师。

【幺】他迎头儿便说干戈事,待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说甚呼燕子唤莺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小梁州·扬子江阻风》是元代文人汤式的曲子,全曲上半篇以一系列的动作行为,表现出阻风途中对前程的期望,而下半篇则“迎头儿”来上一篇叙明真相的说辞;“阻风”仅是一时的受挫,兵乱却使心中的期望彻底破灭,在“纪行”与“伤乱”的两个主题上,作者的重心所在,就不言而喻了。这首曲子上半篇多用凝练的文言,而下半篇则是活脱脱的白话,这其间的反差,造成了文气转折波澜的效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维扬(2)西望渺何之,无一个鳞鸿(3)至,把酒问篙师(4)

船窗外江风迅猛,细雨飞来阵阵。我捻须想作几句诗,却闷闷地没一点灵兴。西望扬州,是那样邈远无凭,又没有人带来任何音信,只得举着酒杯,向船工问讯。

【幺】他迎头儿便说干戈事,待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5),更说甚呼燕子唤莺儿。

他兜头上来就说起战乱的情景,再莫去追想繁华风流的前尘梦影。酒楼坍塌了,茶馆也烧成了灰烬。那些妓院和歌舞场所,哪里还有什么批风抹月、调燕弄莺!

注释

(1)小梁州:曲牌名,属正宫。分上、下片,在散曲中较少见。

(2)维扬:扬州。

(3)鳞鸿:书信。

(4)篙师:船工。

(5)柳营花市:妓院及歌舞场所。

创作背景

《小梁州·扬子江阻风》此曲创作时间未能确考。扬子江上阻风,客船不得开行,望目的地非常遥远。作者心急如焚,尽管没有诗兴,但百无聊赖,只能作曲打发时间。

拼音版

xiǎoliángzhōu··yángzijiāngfēng

péngchuāngfēngmènniǎnyínwéiyáng西wàngmiǎozhīlínhóng鸿zhìjiǔwèngāoshī

yāoyíngtóuérbiàn便shuōgànshìdàifēngliúzàizhuīlejiǔlóufénlecháliǔyínghuāshìgèngshuōshényànzihuànyīngér

作者简介

汤式

汤式

末明初散曲作家

汤式(生卒年不详),字舜民,号菊庄,元末象山(今浙江象山)人。初时曾补过象山县吏,但不得志,后落魄江湖。入明后,流寓北方,燕王朱棣在北京府邸时曾充任文学侍从。汤式是元代后期散曲作品较多的多产作家。据传他作了杂剧《瑞仙亭》《娇红记》二种,今皆不传。所著散曲在当时很有名气,现仅存散曲作品集《笔花集》,《全元散曲》录存他的小令170首,套数68套。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