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临高台》是南朝诗人沈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登高望远之意;颔联写登高远望所看到的山峦、河水;颈联写看到景象所感;尾联写忧愁无从排遣。全诗意境含蓄素朴,情感朴质真挚,情味隽永。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高台不可望,望远(1)使人愁(2)。
不要登上高台眺望远方,眺望远方使人愁怅。
连山无断绝(3),河水复悠悠(4)。
山峦连绵没有断绝,河水又是那么悠悠流淌。
所思(5)竟何在(6)?洛阳南陌头(7)。
所思念的人儿究竟在何方?就在洛阳城南的小路旁。
可望不可见,何用(8)解人忧(9)?
只能远远眺望而不能相见,何才能排谴我心中的忧伤?
注释
(1)望远:眺望远方。
(2)使人愁:因不见情人而发愁。
(3)连山无断绝:写绵延伸展的山重重叠叠没有中断之处。
(4)河水复悠悠:写蜿蜓的河流悠长遥远。
(5)所思:所思念的人。
(6)竟何在:究竟在何方。
(7)洛阳南陌头:自答情人之所在。南陌头:南边道路的尽头。
(8)何用:用什么。
(9)解人忧:排解忧愁。
创作背景
《临高台》系乐府旧题,古辞有“临高台,下见清水,中有黄鹄飞翻,关弓射之,令我主万年。”谢朓用此题作“千里常思归”诗,临朓伤情,抒写羁愁,沈约此诗主旨与之相近,应为相与唱和之作,永明年间作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在南京鸡鸣山)。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邓魁英,袁本良.古诗精华:巴蜀书社,2000.04:第743页
- [2]吴小如、王运熙、章培恒、曹道衡、骆玉明等撰.《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第992-9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