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作品简介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作于奉命使都途中,主要通过对途中景物的描绘,抒发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念。全诗结构整齐,前半写景,后半感怀,两半匀称,界限分明,在构思上颇具特色。
译文注释
译文
我不践(3)斯境(4),岁月好已积(5)。
未再踏上这片地,岁月层层已堆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6)如昔(7)。
早晨傍晚看山川,事事没变如往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8)矫(9)云翮(10)。
微雨洗尘林木爽,疾风吹鸟更高飞。
眷(11)彼品物(12)存,义风(13)都未隔(14)。
顾念山川万物茂,风雨适时不相违。
伊(15)余何为(16)者,勉励(17)从兹役(18)?
我今不知是为何,勤苦从事这差役?
一形(19)似有制(20),素襟(21)不可易(22)。
身体好似受拘束,怀抱志向不可移。
园田日(23)梦想,安得久离析(24)?
日日梦想回田园,哪能如此久分离?
终怀在归舟(25),谅哉(26)宜(27)霜柏(28)。
最终仍将归故里,霜中松柏自挺立。
注释
(1)乙巳岁:即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
(2)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参军。建威将军为刘敬宣,时任江州刺史。
(3)践:踏,经由。
(4)斯境:这个地方。
(5)好已积:即“已好积”。好:甚。已积:已经很久。积:多。
(6)悉:都。
(7)如昔:如同昔日。
(8)飙:疾风,暴风。
(9)矫:举起。这里指高飞。
(10)云翮:云中的鸟儿。翮,鸟的翅膀,这里代指鸟。
(11)眷:眷顾,顾念。
(12)品物:指万类庶物。
(13)义风:适宜的风,犹“和风”。
(14)未隔:无所阻隔。谓风雨适时,万物并茂,无所阻隔。
(15)伊:语助词,无意义。
(16)何为:为何,为什么。
(17)勉励:这里有勤苦努力的意思。
(18)兹役:这种差事。
(19)一形:一身,个人的形体,诗人自指。形,身体。
(20)制:限制,约束。
(21)素襟:平素的志向。襟:胸襟。
(22)易:改变。
(23)日:每天。
(24)离析:分开,离开。
(25)归舟:逯本作“壑舟”。壑(hè)舟:深谷激流中的小舟,喻流逝不停的时间。
(26)谅哉:确实如此的意思。谅,诚。哉,句中语气助词。
(27)宜:应该做。
(28)霜柏:霜中的松柏。比喻坚贞的品行、节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四十一岁。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四月,刘裕在湓口打败桓玄,进据浔阳,并迁刘敬宣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浔阳。陶渊明前往任刘敬宣的参军。刘毅曾与刘敬宣有隙,刘敬宣任江州刺史时,刘毅派人对刘裕说:“如敬宣之比,宜令在后。”“闻已授郡,实为过优;寻复为江州,尤用骇惋。”(《通鉴》卷一一四)刘敬宣听到后,越发不安。义熙元年(405)三月,便上表晋安帝自请辞职。陶渊明大概就是为刘敬宣上表辞职之事奉命出使京都,出使途中经钱溪(在今安徽贵池)时,写下《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这首诗。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龚 望.陶渊明集评议[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53
- [2]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135-136
- [3]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