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自寿二首
轻风澹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桥边曾弄碧莲,悄不记、人间今古。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天香吹下,烟霏成路。飒飒神光暗度。桥边犹记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长空皓月,小风斜露。寂寞江头独步。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
作品简介
《鹊桥仙·自寿二首》是南宋词人刘辰翁所创作的两首词。这是两首联章体的自寿词,第一首追思往昔岁月,怀念独守寒机的贤妻;第二首借托神话境界,抒写自己的苦闷和追求。这两首寿词,善用典故,写景细腻、语意新奇、含蕃深远,显示了词人的艺术功力。
译文注释
译文
轻风澹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1)。桥边曾弄碧莲(2),悄不记、人间今古。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3)曾步。寒机何意待人归(4),但寂历(5)、小窗斜雨。
微风轻吹,月色淡薄, 恬静,以往的岁月,谁还会记住我的生日。我曾在桥边抚弄着奇妙的碧莲花,忘记了人世间烦恼之事。泛舟江上,吹起洞箫,任微露沾湿衣裳。隐约见到女子步履轻盈地走来。妻子孤守在冷寞的织布机旁,满怀深意地等我归来。但在一片静寂中,只听见斜雨敲打着小窗的声音。
天香(6)吹下,烟霏成路。飒飒神光暗度。桥边犹记泛槎人(7),看赤岸(8)、苔痕如古。长空皓月,小风斜露。寂寞江头独步。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
天上仙境中飘来的香气,云雾迷濛成为天路。迅疾地飞度于闪烁迷离的仙境之中。我曾在桥边似乎记住了海和天河之间驾驶木筏的人,看那赤岸旁,布满了年代久远的苔痕。明月悬挂于长空,微风倾吹着露水。隐约见寂寞的人在江边独自行走。人间哪能找到超尘绝俗的地方呢?我只有在梦中春雨梨花的美好景色里,才能找到人生的归宿。
注释
(1)谁识小年初度:“谁识”句:点明自己的生日。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初度:生日。
(2)碧莲:绿荷。
(3)凌波:乘碧波而行,步履轻盈。
(4)寒机何意待人归:“寒机”句:化运《后汉书·乐羊子妻传》乐羊子妻断织劝夫的典故,称赞自己妻子的贤惠。寒机:寒夜的织布机。
(5)寂历:寂静,冷清。
(6)天香:芳香的美称。
(7)泛槎人:晋张华《博物志》卷三载,相传天河通海,有居海渚者见每年八月有木筏来,因登木筏,直达天河,见到牛郎织女。
(8)赤岸:传说中地名。
创作背景
刘辰翁生于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即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俗称为“小年”。文天祥《(十二月)二十四日》诗:“春节(指立春)前三日,江乡正小年。”刘辰翁身经宋元易代之巨变,于“小年"之时过生日,自有许多感慨,写下这两首颇具特色的自寿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