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经西坞偶题》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借描绘春日坞野景致,抒发旧地重游时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前六句以弱柳、黄鹂、杏花、青头鸭等意象勾勒出明丽的西坞春景,后两句化用刘晨、阮肇遇仙的“武陵溪”典故,暗喻诗人曾在此地有过美好际遇,而今唯余怅然追忆。全诗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含蓄的典故呼应,营造出迷离恍惚的意境,将现实图景与历史传说交织,形成今昔对比的时空张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摇摇弱柳黄鹂(2)啼,芳草无情人自迷。
摇曳的柔柳黄莺鸣叫,香草无意人自己沉迷。
日影明灭金色鲤,杏花唼喋(3)青头鸡(4)。
阳光下闪烁的金色鲤,杏花下吃食的鸭与鸡。
微红柰(5)蒂(6)惹蜂粉,洁白芹芽穿燕泥(7)。
淡红茉莉蒂沾着蜂粉,洁白的芹芽穿透燕泥。
借问含嚬(8)向何事,昔年曾到武陵溪(9)。
请问哀愁因为什么事,从前曾经去过武陵溪。
注释
(1)坞:四面高中间低的谷地。
(2)黄鹂:一本作“黄莺”。
(3)唼喋:水鸟或鱼吃食。
(4)青头鸡:鸭的别名。此句谓鸭吃落在水面上的杏花。
(5)柰:果树名,也指其果实。
(6)蒂:花、叶或瓜果舆枝茎相连的部分。
(7)洁白芹芽穿燕泥:谓燕子做窝的泥土中含有洁白的芹芽。
(8)嚬:皱眉。
(9)武陵溪:据《幽冥录》记载,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无法返家。后在溪边遇仙女,仙女款留二人半年。待二人辞别仙女返家后,发现屋舍亲旧竟然都不相识,问询后得知住在这里的已经是自己的七世孙了。
创作背景
《经西坞偶题》此诗为作者经西坞时所作。据陆游《连日至梅仙坞及花泾观桃花抵暮乃归》:“千载桃源信不通,镜湖西坞擅春风。”西坞距镜湖不远,也距桃源不远,即今浙江奉化东郊,古时为会稽郡鄱县地。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77
- [2]董乡哲.“温庭筠”诗集译意.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