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岳阳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晚泊岳阳》是北宋诗人欧阳修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描绘出一幅清丽明快的洞庭夜景图。首联看来字字平易,却表现出作者对家的思念。羁旅之人闻得悠悠钟声,感受到城中黄昏人归的气氛,那种家的气氛不禁牵引着小船驻留树下,诗人静静地谛听着,感触着。不久,江上月出,洞庭湖一片苍茫,令人生起一种前途未卜之感。夜深明月焕发光彩,舟人吟着歌回转,那一曲回家的歌儿又令作者听而不厌,只是轻舟转眼已如飞而去,留下的只有诗人独自面对江月江涛。作者以景寓情,又巧妙地让情景相悖,含蓄地表达自己失意之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卧闻岳阳(1)城里钟,系舟岳阳(1)城下树。

我躺在船上听到岳阳城里的钟声,航船就系在岳阳城边的树上。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2)失江路(3)

江面空阔,明月渐渐升起,天水相连,夜气漾漾,江路茫茫。

夜深江月弄清辉(4),水上人歌月下归。

夜深了,江上的月色特别皎洁,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

(5)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6)去如飞。

一串长长的歌声还在耳边回响,可舟子荡起船桨,如飞似的驶过我停泊的地方。

注释

(1)岳阳:湖南洞庭湖边岳阳城。

(2)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

(3)失江路:意谓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

(4)清辉:皎洁的月光。

(5)阕:乐曲终止。

(6)短楫:小船桨。

创作背景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因疏救范仲淹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欧阳修携家人沿水路前往贬所,溯江而上,于九月初四夜泊岳阳城外的洞庭湖口,月下难眠,写下了这首七言短古《晚泊岳阳》。

拼音版

wǎnyuèyáng

wényuèyángchéngzhōngzhōuyuèyángchéngxiàshù

zhèngjiànkōngjiāngmíngyuèláiyúnshuǐcāngmángshījiāng

shēnjiāngyuènòngqīnghuīshuǐshàngrényuèxiàguī

quèshēngchángtīngjìnqīngzhōuduǎnfēi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参考资料

  • [1]李元强、卢晋.宋诗鉴赏辞典.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69-71
  • [2]林冠群,周济夫 .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欧阳修诗文选译.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11.05:01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