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溪别人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卢溪主人》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前两句写溪口送别,寓己相送之怀,别情与溪水俱长;后两句设想友人远行之累,劝慰友人要宽解自己。该诗连用五个地名,但其诗如行云流水,毫无板滞之感;融情入景,琅琅上口,百读不厌。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武陵溪口(2)驻扁舟(3),溪水随君向北流。

小船在武陵溪口停泊了,溪水还要陪伴您向北流去。

行到荆门(4)三峡(5)莫将(6)孤月对猿愁。

船行驶到进入三峡的时候,不要在月下对着猿猴发愁。

注释

(1)卢溪:位于湖南省西部。

(2)武陵溪口:即卢溪。武陵,武陵县(今湖北竹溪县),这里指湖南省常德桃花源地区。

(3)驻扁舟:小船停泊在渡口。

(4)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

(5)三峡: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此指到达宜昌地区。

(6)莫将:莫和。

创作背景

王昌龄晚年被贬为龙标尉(今湖南省怀化洪江市),从常德乘船溯沅水而上,或从龙标乘船顺流而下,都在卢溪郡治住留过,《卢溪主人》此诗是作者在卢溪送友人入蜀之作。

文学赏析

前两句“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写这位朋友自卢溪别后,已来到武陵溪口,他乘的船停在溪口,准备穿过洞庭湖,直奔长江。这时沅江的水仿佛跟着他向北流去,作者送别之情也跟着溪水随友人北流。这位朋友是到四川去的,进入长江,就要逆流而上,穿过三峡天险,于是作者又进一步关心起入川的友人,在后两句写下了:“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这两句是想象友人由荆门入三峡的情景。到了荆门,还要沿江西上进入险岩壁立的三峡。这时候“两岸猿声啼不住”,过往的客人听起来就象诉愁啼怨,心情格外紧张。自古以来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民谣。想到这里,作者就劝朋友不要对着孤月听到猿声就发愁。末句笔锋一转,由实景的描写转向虚境意愿的描写,更显别后深情。

《卢溪主人》该诗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意不提卢溪送别的事情,把惜别的深情寄寓在友人别后的甘苦上,设想这位友人在旅途中的种种遭遇。整首诗全是为朋友着想,先想到的是远在武陵溪口停着一条友人北去的小船,从中体现出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和怀念。在创作手法,上真是另辟蹊径,别具风情。

作者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七绝圣手)

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参考资料

  • [1]张忠纲主编. 全唐诗大辞典[M]. 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0,253.
  • [2]陈湛元著. 唐诗八百解[M].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6,276.
  • [3]李华白 梁华改编.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袖珍阅读文库 插图白话文 唐诗三百首[M]. 20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