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淮岸
译
注
拼
淮岸。向晚。圆荷向背,芙蓉深浅。仙娥画舸,露渍红芳交乱。难分花与面。
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
作品简介
《河传·淮岸》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一首婉约词作,描绘了淮河岸边傍晚时分的荷塘美景与采莲女子的动人情景。上阕以“圆荷”“芙蓉”勾勒出荷塘的幽静绚丽,又以“仙娥画舸”将采莲女与荷花融为一体,营造人花难辨的朦胧之美。下阕通过“轻船满”“呼归伴”等动态描写,展现劳动场景的鲜活气息,末句“曲终人不见”化用湘灵鼓瑟典故,余韵悠长。全词语言清丽,意境空灵,将水乡风情与人文雅趣自然融合,体现了柳永对市井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浪漫诗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淮岸。向晚。圆荷向背(1),芙蓉深浅。仙娥画舸(2),露渍(3)红芳(4)交乱。难分花与面。
在淮河岸边。快到晚上了。圆圆的荷叶有的背对着人,有的面向人,荷花颜色深深浅浅。有佳人划着船,露水沾身,美人与荷花相互交映。难以区分花朵和美人的面容。
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隐隐棹歌(5),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
采莲采多了,渐渐发觉小小的船快满了。呼唤着一起回去的伙伴。急急划动船桨向远处烟气笼罩的村子驶去。隐隐传来棹歌,身影渐渐被芦苇遮挡住了。一曲终了,已看不见人。
注释
(1)向背:相向与相背。此形容荷叶姿态各异。
(2)仙娥画舸:此谓采莲女子之舟。画舸:画船。
(3)渍:浸染。
(4)红芳:美人和荷花。
(5)棹歌:船工行船时唱的歌。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88.47
- [2]陶然,姚逸超.《乐章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8
- [3](宋)柳永著;全丽娜译,乐章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07,第3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