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子规

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天未晓。

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

云垂玉枕屏山小,梦欲成时惊觉了。

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玉楼春·子规》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杜鹃啼血的典故起兴,代闺中思妇抒写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离情别恨。该词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将人与鸟对比,生动表现出思妇的愁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1)天未晓。

江南三月已经是暮春时节,春光已经渐渐逝去,月亮落下,杜鹃鸟在枝头啼鸣,天还没有亮。

露和啼血(2)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3)

杜鹃鸟啼出的鲜血将鲜花染红,遗憾经过千家烟树的梢头。

(4)垂玉枕屏山(5)小,梦欲成时惊觉了。

(女主人公)躺在床上,满头云发垂在玉枕上面,梦刚要做成就被杜鹃啼叫声惊醒。

人心应不似(6)心,若解思归(7)归合早。

行人的心应该不似杜鹃鸟一心思归,如果他知道思归,就应该早点回来啊。

注释

(1)禽啼:此处指杜鹃鸟啼叫。

(2)啼血:传说中,杜鹃鸟啼叫时啼出血。师旷《禽经》引张华注:“巂周,子规也,瓯越间曰怨鸟,夜啼达旦,血溅草木。”又传说上古时蜀王杜宇冤死,化为杜鹃,哀鸣不断。

(3)杪:树枝细梢。

(4)云:云髻,代指头发。

(5)屏山:屏风。

(6)伊:它,代指丈夫。

(7)若解思归:杜鹃啼声若不如归去,后人常用来写思归之情。

创作背景

在欧阳修所处年代,很多男人独自在外恣情游荡,寻欢逐乐,而其妻子被幽囚于深闺之中,独守空闺,无法掌握自身命运。这些女子既期盼丈夫归来,又对其埋怨。欧阳修看到这一现象,写下这首思妇词。

拼音版

lóuchūn··ziguī

jiāngnánsānyuèchūnguānglǎoyuèluòqíntiānwèixiǎo

xuèrǎnhuāhónghènguòqiānjiāyānshùmiǎo

yúnchuízhěnpíngshānxiǎomèngchéngshíjīngjuéle

rénxīnyīngshìxīnruòjiěguīguīzǎo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